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傳承人岳美缇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昆曲傳承人岳美缇

日期:2016/12/14 19:28: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岳美缇,世界聞名的昆曲藝術表演家,上海昆劇團主要演員,國家一級演員。一九五四年至一九六一年在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追隨昆曲大師俞振飛、沈傳芷習昆曲小生,後又入戲劇導演班進修,對昆曲的理論及實踐均有獨到的見解。曾赴世界各地參加藝術節及文化交流演出、講學、授藝。


岳美缇,女,生於1941年,昆劇表演藝術家,上海昆劇團國家一級演員。上海戲曲學校首屆昆劇班畢業,工小生。


1954年至1961年在上海戲曲學校昆劇班追隨昆曲大師俞振飛、沈傳芷習昆曲小生,後又入戲劇導演班進修,對昆曲的理論及實踐均有獨到的見解。表演風流、潇灑、細膩,格調素雅清新,富有俞派小生所特有的氣質和風度。擅演劇目有《牆頭馬上》、《紅樓夢》、《占花魁》、《琴挑》、《偷詩》、《拾畫叫畫》、《跪池》、 《百花贈劍》等。


曾獲第四屆中國戲劇梅花獎、第四屆上海戲劇白玉蘭主角獎。在《牡丹亭》中飾柳夢梅,榮獲上海戲劇節演出獎。主演的《潘必正和陳妙常》獲全國電視戲曲藝術片獎。1996年參加全國昆劇新劇目展演,主演《司馬相如》,中央電視台首度為戲劇做全國現場直播。並曾主演電影戲劇片昆劇「琴挑」飾潘必正(1975),電視戲曲片昆劇「晴雯」飾賈寶玉(1983),昆劇《玉簪記》飾潘必正(1986),昆劇《司馬相如》飾司馬相如(1997)。


曾數次赴香港、台灣演出、講學,又先後赴美、英、丹麥、瑞典等國家演出,受到觀眾的高度贊揚。現為上海市人大代表、中國戲劇家協會理事、上海戲劇家協會會員。 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全國文化系統先進個人。


著有自傳《我,一個孤單的女小生》。


表演特色


舞台的無數次磨煉,對人生的無數次領悟,再加上歲月的洗禮和沉澱,岳美缇讓我們看到了這樣一個與眾不同的女小生:大抵都是摸透了女子的心思,將那一絲絲細膩溫柔融化在一颦一笑一舉手一投足裡,恰如江南水鄉的溫糯細軟,是可著人心意的有情男子,糅合了女人對男人的許多夢想和期待,這個人的眼裡心裡都是你,從此兩人便癡癡沉入一片甜美中去了。也不是沒有灑脫的一面,只是這灑脫,帶著幾分嬌,幾分憨,幾分惹人愛憐。


觀眾們最愛岳美缇的柳夢梅,岳美缇的潘必正,岳美缇的秦鐘。細膩且溫柔,多情而倜傥,增一分過柔膩,減一分太剛冷。然不經意間,又流露一種飛揚靈動,潇灑風流,恰是風度翩翩、溫良醇厚的妍俊少年。這樣的男子,大抵是每個女子心裡的一點念想吧。絲蘿當托喬木,只是這世間各色雜生,尋不得也哥哥。


昆曲小生特別講究儒雅、清新的那股書卷氣,婉約的聲腔和精心細作的姿態表現出一種特有的神韻;而竹子挺秀、潇灑的氣質,虛懷若谷的神貌,岳美缇作畫時,常常感慨它們之間竟有如此神魂相融的奇妙!


“彩筆凌雲畫溢思,虛心勁節是吾師,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這是葉劍英元帥在聽完岳美缇的《牡丹亭》後為她題的扇面,從此“人生貴有胸中竹,經得艱難考驗時”便成為了岳美缇一生的座右銘。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