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溱潼四面環水,風光秀麗,水土肥美,環境優雅,氣候宜人,素有水上明珠之稱。溱潼夏商時屬揚州,春秋時屬吳。這裡水草豐茂,麋鹿“千百成群”,農民“不耕而作”。境內出土的麋鹿角化石表明,數千年前,這裡就是先民聚居之所、麋鹿生息之鄉。典籍記載,距今三千年,這裡就有相當發達的經濟與文化。
走進溱潼,你會發現,這裡有著悠久的歷史,燦爛的文化,宋代岳飛、文天祥在此輾轉征戰。明吏部侍郎儲罐在古鎮水雲樓讀書,清大詞學家蔣鹿潭在此久居。詩人吳嘉紀、畫家鄭板橋、學者孫喬年、民國元老於右任都在這裡留下足跡,揮毫寄意,吟詠溱潼。古鎮建築富有特色,民居以精巧見長,深巷幽居,麻石鋪街,老井當院,充滿寧靜與溫馨。小巷九曲十八彎,狹窄處僅可通人,但家家相連,戶戶相通,親如一家。千年古槐、神州第一茶花王、十二處文物保護單位與六萬平方米的古建築群相映諧趣,熠熠生輝。一年一度的溱潼會船節更以其獨特的人文景觀和民俗風情而享譽天下,每到清明時節,浩瀚的溱湖上,鑼鼓喧天,花船、貢船、龍船、篙子船、劃子船千舟競發。歡快的溱潼人更將龍燈、獅舞、花擔、花船、戲曲、蓮湘竹枝、牽驢花鼓搬上“水上舞台”。溱潼獨特的水鄉民俗文化猶如一支清純甘甜的小溪,注入中華民族古老而悠久的歷史長河,並與之融為一體,呈現出罕見的特色。
溱潼舊有八景之說,其八景是:東觀歸漁、南樓讀書,西湖返照、北村蓮社、花影清皋、禅房修竹、石橋明月,綠院垂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