貴港市港北區政府舊址發現古建築遺址
日期:2016/12/15 1:21:50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考古人員在宋代遺跡中用石灰粉畫出了柱礎的位置。
本報記者 甘寧 文/圖
今年5月下旬,貴港市港北區政府舊址進行房地產項目施工,深挖地基之後竟發現漢代至唐宋
時期的板瓦、瓦當、磚塊等建築材料。經自治區文物局組織專家考察後,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與
貴港市博物館立即組成聯合考古發掘隊進駐工地,於近期在港北區政府舊址地下發掘出一處等級
高、規模大、延續時間長的古建築遺址。7月30日,記者來到發掘現場,目擊這一極有可能揭開
漢代桂林郡郡治所在地之謎的古代遺址。
規模宏大包括水景
港北區政府舊址位於貴港老城區的繁華地帶,目前這裡已變成繁忙的考古發掘工地。7月30
日,記者登上工地對面的高處,可以清楚地看到遺址的全貌。遺址的原始地貌為東南角較高,向
西北角傾斜。一條施工道路把遺址攔腰平分為南北兩個長方形區域,兩區均向下深挖四五米。南
區的多個探方標明了古建築的方位;而北區目前發現了兩處池子,一個占地三四畝,另一個七八
畝,其余部分還在發掘。
廣西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長韋江告訴記者,現在已經確認,房屋建築遺址主要集中在南區,
而北區的池子極有可能是附屬的水景園林,“推測是後花園”,古建築遺址中的水域難得一見,
可以為研究當時建築布局、園林技術提供珍貴材料。
南區則清理出了大面積的建築遺跡。記者環繞南區一周,看見磚鋪地面、磚砌道路、排水溝
,以及考古人員用石灰白線圈出的柱子基礎等等;在南區一側,還有深至3米的壕溝;深挖區的四
壁,露出了一層青色的古牆磚垛。只要稍加想象,眼前即刻可以出現一座結構復雜的古代建築:
許多粗大的立柱支撐起高高的房梁,還有多個庭院和結實的圍牆。
但這些遺跡並非來自同一時代,考古人員發現該遺址大致包含3個時期的文化堆積,其中明清
時期分布在整個遺址,唐宋時期主要分布在遺址的北面,而漢代分布在遺址南面,處於原始地貌
的最高處。這樣“含量豐富”的遺址,在貴港乃至廣西都是第一次發現。
遺址跨越漢唐宋明清
韋江首先帶領記者查看了遺址南面的漢代遺跡。在一個探方中,發掘出多個大小不一的坑洞
,深的約有半米,初步猜測是柱洞。這裡出土的陶罐碎片,帶著富有漢代氣息的水波紋。同時還
發現了外飾繩紋、內飾乳釘紋的漢代板瓦。據介紹,繩紋是用纏著繩子的木棒在瓦面上碾拍而成
,瓦片內飾乳釘則是為了增加摩擦力,方便瓦片間的咬合。在漢代遺跡中還發現了深3米、上口寬
5米的壕溝,這種壕溝在古時多用於排水或防御工事,也說明這座建築在當時的重要性。
遺址北面的宋代遺跡范圍更大。可以看出這座宋代建築是坐西朝東,從東面進去,首先邁進
一座大殿,兩人合抱的多根柱礎把大殿分為三進、七個開間。柱礎是用混雜了紅燒土的黃泥夯成
,顏色明顯比其他地面深得多,容易分辨。而顏色深淺不一的柱礎說明,這座七開間的建築在宋
代就曾毀棄過一次,之後又重建了一座五開間的建築。
大殿一側有一圈用碎磚瓦鋪砌的池子,這是用於建築排水的裝置,類似於現代民居中的天井
。步出大殿,就走上一條南北延伸的、磚砌的走道,走道一側全是磚砌地面,據推測是庭院。
在離走道不遠處,有一條排水溝,水溝還有磚砌的蓋子。有意思的是,用於砌水溝的磚居然
包括了漢墓常用的墓磚,墓磚上還有著清晰的漢代紋樣。為何要用古時的墓磚作建材?是翻修時
拿現場出土的漢磚來“舊物利用”,還是宋代也生產這種紋樣的磚塊?這些都有待研究。
在宋代遺跡中出土了有“□聖元年”銘文的板瓦,從筆畫考證該年號應是北宋時期天聖元年
(即1023年)。另外還有一塊板瓦銘刻著“窯務官立”。結合出土的北宋時期錢幣及陶瓷片判斷
,這些建築遺跡屬於北宋時期。此外,整個遺址都能發現明清時代的陶瓷碎片等文化堆積。
建築材料華美精致
在貴港市博物館,記者見到了在遺址中出土的大批珍貴遺物。
首先是大量的漢代和唐宋時期建築材料的出土,很多類型在廣西都是第一次發現。如神秘的
獸面紋瓦當,可能來自唐代;大方的向日葵紋瓦當,可能是蓮花紋瓦當的變體;還有表面有大米
字紋或稜格紋的板瓦等,此前從未在廣西露面。此外,各種類型的蓮花紋瓦當也是廣西有史以來
發現最為豐富、年代最早的。而背面帶乳釘紋的筒瓦、板瓦及箭頭雲紋瓦當,則來自南越國時期
,有力地證明了該地區從漢代開始就有了較高等級的建築。
其次,大量唐宋時期的陶瓷器的出土也令人大開眼界。這些陶瓷器類型多種多樣,以瓷器為
主。據考古人員介紹,這些瓷器主要是來自北流江兩岸燒青白瓷的窯口,如籐縣沖和窯、北流嶺
垌窯、容縣城關窯;還有來自桂北的青瓷窯口,如興安嚴關窯、全州永歲窯、永福窯田嶺窯。此
外,還有來自福建、浙江、湖南等地的瓷器產品,這對研究廣西本地瓷器產品的流通和貿易提供
了重要考古資料。
疑為歷代官署遺址
由漢代至明清的層層遺跡表明,這個遺址是歷代某類重要建築的所在地。一名路過的貴港市
民向記者說了一個有趣的推測:港北區政府舊址的地下挖出了這麼多歷代建築遺跡,是否說明從
古至今,這個地方都是地方政府的駐地呢?
韋江介紹說,遺址中的建築遺跡結構復雜,規模宏大,而且建築材料十分華美精致,在當時
不是普通民居有能力使用的。從當時的歷史條件看,這樣的建築等級很高,極有可能是當時的官
署所在地,這對研究貴港市及廣西古代城市發展變遷提供了重要材料。
在歷史上,漢代廣西的“首府”——桂林郡郡治究竟位於何處,一直都是歷史懸案。據考古
人員介紹,貴港這處古建築遺址的發現,為解決千年古郡之謎帶來了希望。可以說,廣西的漢代
郡治所在地已經露出了冰山一角。更多謎底的揭開,則有待於對遺址中所發現的漢代文化堆積層
的發掘及整個貴港古城址各個時期的范圍和布局的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