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西鳳凰古城特色小吃
日期:2016/12/14 10:17: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鳳凰的特色小吃有:鳳凰血粑鴨、糯米酸辣子、土家鄉裡臘肉、酸湯煮豆腐、苗族酸魚、腌蘿卜、社飯。
鳳凰血粑鴨的制作法:血粑鴨子是鳳凰最著特色方域菜,制作時先將預先浸泡好的上等糍糯米裝入瓷盆裡待用,在宰殺鴨子時將鴨血溶入糯米浸泡均勻。等鴨血疑固後,上鍋蒸熟。血粑冷後,將血粑切成小塊小塊的方塊,然後用茶油煎熟。鴨肉和豬肥肉、花椒、植物油一起爆炒,炒干水分,再加入鹽、醬油拌勻,加入清水,大火煮十幾分鐘,有香氣溢出,再加入大紅椒切片。待鴨肉煮熟時,再將血粑放入鴨肉裡小煮,並摻合一定的香料,煮成色成金黃即可食用。血粑鴨子既有鴨肉的鮮美味濃,又有血粑的清香糯柔,吃起來到口香濃,讓人食欲大增,少有的美味佳肴!
土家鄉裡臘肉制作法:湘西土家人對腌臘制品有一種特殊的嗜好。每年一到冬至,家家戶戶都要殺年豬,做臘肉。下水鮮吃,正肉、豬頭、豬腳全部用於做臘肉。土家臘肉的做法,首先將鮮肉砍成五六斤一塊的長條,然後放在大缸裡(決不能用水洗),撒上鹽,淋入一些酒,再放入一些八角、花椒、辣椒之類的香料,最後用大石塊壓在上面進行腌制。為了使肉入味均勻,隔一兩天就要把肉翻一遍。一個星期後,鹽味、香味都滲透到了肉裡,這時再把肉取出來熏烤。 在湘西土家山區的農家堂屋中間,家家都有一個冬季不熄的大火塘。火塘裡任何時候都架著一個個很大的樹蔸或樹樁在燃燒,火塘上面則有一個能夠升降的大鐵鉤,懸掛著鼎鍋或水壺,用於煮飯燒水。把腌好晾干的肉條掛在火塘上面高高的屋梁上,利用火塘上升的青煙自然地去熏制肉條。由於這樣的煙熏過程時間長,緩慢而充分,加之燃燒的樹蔸或樹樁不少都有特殊的香味,故這樣熏制出的臘肉味道才是真正好。
湘西苗家臘肉
酸湯煮豆腐的制作法:“苗家不吃酸,走路打踉跄。”酸食在苗家生活飲食中的重要地位。在長期的戰亂和頻繁的大遷陡中,由於歷史的特殊地位,養成了苗家喜吃酸食的習俗。酸菜煮水豆腐,是苗家的主菜。制作簡便,其味無窮。酸菜煮水豆腐,制作時酸鹹濃淡相適,烹煮時間稍長,味道鮮美濃烈,吃起來十分可口誘食。烹煮時間短,清爽可口。吃酸菜煮水豆腐可以促爽提神,增強食欲,是鳳凰苗家招待貴賓客人的美味佳肴。
苗族酸魚的制作法:在苗寨,是最常用和盛行的一種名菜是糯米酸魚。立秋之後,高寒山區的苗嶺到處是禾苗散籽,從放水的禾田裡,捉來了一簍簍肥魚,拿回家來之後,就由家庭主婦們洗淨加工後,拌以細碎的糯米粉,放在土罐缸子腌浸,一個月後,就可以取出食吃。糯米腌酸魚,可以炒吃、油炸煎吃、火烤蒸吃、炒小紅椒吃。但尤以油炸煎吃最佳。糯米俺酸魚,是苗族待客的上乘美味佳肴。 腌蘿卜: ![]() 湘西苗家酸蘿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