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鄭州中院受理我國首個針對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_中國

鄭州中院受理我國首個針對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_中國

日期:2016/12/14 21:34:1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據中國之聲《央廣新聞》報道,河南省鄭州市中級人民法院日前(16日)受理河南第一起環境公益訴訟案件,也是我國首個針對人文遺跡(文物)保護的公益訴訟,涉案遺跡是馬固村遺址。
  馬固村是河南省鄭州市上街區峽窩鎮的一個千年古村,一直享有“中原第一文物古村落”美譽,可以查證的建村歷史開始於宋代。在全國第三次文物普查中,該村有七處不可移動文物名列其中。今年,有關部門以興建電器產業園為由拆除五處文物,僅余兩處,其中一處也即將被毀。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決定就此提起公益訴訟。
  基金會副秘書長兼法律工作委員會秘書長馬勇介紹稱,包括文物等人文遺跡的破壞是非常嚴重的,破壞之後的救濟措施更多的是通過行政處理的方式去解決的,中國綠發會提起這麼一起環境公益訴訟,通過法律的,尤其是公益訴訟的方式去保護人文遺跡不受侵害。
  決定起訴後,綠發會公益組組長王文勇律師多次到馬固村調查。
  王文勇指出,馬固村這七處不可移動文物有一處已經定級為鄭州市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其他六處都是尚未定級的不可移動文物,但是是在我國第三次文物普查的時候,列入不可移動文物名錄的。現場調查看到的大部分是廢墟了,看到要在當地建工業園的照片、宣傳的圖片。
  中國綠發會經過研究,依據我國《環境保護法》《文物保護法》《侵權責任法》相關規定,將拆毀文物的具體執行人馬固村村委會,以及對文物負有監管職責的峽窩鎮政府、上街區政府、文物局告上法庭。第一項訴求是請求法院判令四被告向全國人民道歉。
  王文勇表示,之所以要讓他們向全國人民道歉,是因為文物是全國人民的,最主要的是要讓他們承認自己的錯誤,對以後的文物保護和其他地方的一些作法會有警示作用。
  綠發會還請求法院判令被告方原地保護尚存的兩處文物,在當地建一博物館,對已經拆除的五處文物進行復建。馬勇說,希望訴訟過程為有關司法解釋起草出台提供借鑒。
  馬勇表示,通過這樣一個環境公益訴訟的實踐,能夠有效地推動文物包括人文遺跡法律的保障、保護,同時以這個案件為樣板,對於一些損毀人文遺跡的肇事者起到震懾作用。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