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山水皆文章
日期:2016/12/15 1:21:0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城市創新發展,需要大思路、大手筆。前昨兩天,我市黨政代表團赴山東棗莊、江蘇徐州考察。兩市在古城保護利用、生態文明建設等方面取得的成績讓人贊歎,積累的好經驗、好做法給人啟迪。
台兒莊古鎮的曼妙夜景已成為當地發展旅游的重要品牌。
棗莊
台兒莊古城重建以原煤作本 4億國有投資撬動39個億
近年來,棗莊市通過開發文化資源,開辟可持續發展新空間,推動煤炭資源枯竭後的城市轉型發展,領頭項目就是重建台兒莊古城。
1938年春發生的台兒莊大戰,使台兒莊被譽為“中華民族揚威不屈之地”。同時,大戰也幾乎讓古城成為廢墟。六年前,為改造古城兩平方公裡的棚戶區,台兒莊區引進了一家房地產企業,擬投資6億元建設高檔住宅小區,被棗莊市政府叫停了。理由是:不能毀了遺產搞房產。台兒莊文化遺產資源獨一無二:台兒莊因台兒莊大戰而聞名,尚有53處戰爭遺存; 台兒莊還擁有中國運河最完整的遺產體系,唯一保存完好的古河道、古駁岸、古碼頭、古船閘,匯集了8大建築風格、世界5大宗教和72座廟宇。
時任棗莊市長、現任棗莊市委書記的陳偉力主重建台兒莊古城。專家論證後認為,台兒莊和華沙是世界上僅有的兩座因二戰炮火毀壞可以作為世界文化遺產重建的城市。棗莊市還成立專門保護機構,在古城遺址區開展前期資料收集整理工作。歷時3年多時間,查閱了大量史料,從國內外搜集到380多張台兒莊的老照片和影像資料,走訪多位古城老人,經專家考證、論證,最終博采眾長,完成了《台兒莊古城勝跡復原圖》。
在此基礎上,2008年,棗莊市以50萬噸原煤作為資本金(約4億元),采取政府主導、市場運作,按照“留古、復古、揚古、用古”的原則,啟動台兒莊古城重建。台兒莊古城規劃面積2平方公裡,包括11個功能分區、8大景區和29個景點,規劃設計總建築面積50萬平方米,總投資48億元。截至目前,古城保護和恢復已完成40萬平方米的建築面積,累計投資達39億元。古城現已成為首個國家文化遺產公園、首個國家海峽兩岸交流基地、首個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博覽園。自2010年試運營以來,台兒莊古城已接待游客400多萬人次。重建台兒莊古城,對棗莊的城市轉型發展,產生了重要推動作用。據統計,棗莊市近年來三產增加值占GDP比重年均提高2個百分點,三產投資平均增幅超過30%,均居山東省第一位。
徐州
城中村改造拿出1200畝地增綠昔日棚戶區變身水杉長廊
近年來,徐州市在推動經濟社 會又好又快發展的同時,非常注重推進生態文明建設,不斷加快實施生態再造,推動生態環境由灰轉綠。該市大力實施顯山露水、進軍荒山、精品園林、還綠於民等生態工程,高標准建設和改造了雲龍湖、雲龍公園、珠山景區等一批精品園林,全市森林覆蓋率達31.3%,居全省第一,市區綠化覆蓋率達42%,通過國家森林城市考核驗收。
雲龍湖珠山景區工程,就是該市生態文明建設中的亮點之一。兩年多前,珠山景區裡三個連成一片的城中村,是雲龍湖風光帶裡令人惋惜的“形象窪地”。2010年開始,徐州大手筆對這裡實施整體搬遷改造,並從中拿出1200畝土地用於園林景觀和公共服務設施建設。經過精心打造,實現了華麗轉身,昔日污水橫流的棚戶區變成了靜谧悠遠的水杉長廊。
該工程總占地80公頃,總投資約3億元,於今年4月建成開放。景區采用法國歐莅設計公司的設計方案,采用自然式布局,結合原有大樹及地貌,充分體現園林植物的生態性、多樣性和自然性。整個工程栽植苗木十幾萬株,廣場及道路鋪裝近8萬多平方米。行走在總長148米的沉水廊道,透過兩側的玻璃,可以看到各種魚類嬉戲水中,它是目前國內最長最大最具現代風采的沉水廊道景觀,給人以新鮮的視覺感受。珠山景區還以道教文化為核心,以徐州豐縣籍道教創始人張道陵立教、修道為主線,設立鶴鳴台、百草壇等多個景點。隨著珠山景區的開放,雲龍湖風景區也成為了完整的、閉合式的生態觀光圈,徐州市還計劃把雲龍湖、月亮灣等連成一線,建成徐州的都市生態觀光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