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校園欣賞古建 感受人文領悟智慧——記語文實踐教學活動之“
日期:2016/12/14 11:28:3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根據我院“厚德育、重實踐、強能力、高素質、貴創新”五位一體人才培養目標,公共課教學部語文組老師在教學上進行了大膽的創新,樹立開放的語文教育思想,加強語文實踐教學活動。5月20日張小俊老師就將學生帶出校園、走進街巷,欣賞古代建築藝術的同時了解歷史文化、學習介紹建築物說明文的寫法。
這次活動主要參觀了督軍府(省政府)大門和對面花園牌樓、照壁、游廊、涼亭,山西省銀行舊址和晉綏鐵路銀行舊址,鼓樓街唱經樓等。花園游廊中雕梁畫棟,題寫著很多經典名句詩詞,張老師帶著學生們一路欣賞一路朗誦。督軍府大門雄偉壯觀,學生們在老師的講解下了解了它的歷史沿革和重檐歇頂式建築風格特點。牌樓、照壁是中國特有的建築藝術和文化載體,同學們對其外觀、性能以及上面的雕刻、對聯興味盎然。在牌樓前的小廣場上,這次活動的特邀嘉賓數學老師劉艷苗給學生講解了如何在沒有測量工具的情況下用目測和步測方法測量距離、計算面積。通過使用這些測量方法為學生寫建築物說明文提供了數據支持。小廣場上有許多書法愛好者即地揮毫,學生們虛心向老者們請教學習,也是意外的收獲。
在唱經樓,學生們了解到此樓原來是與科舉有關,是縣鄉試秋榜揭曉時唱“五經魁首”的地方。“山西省銀行舊址”這幢建築是太原市僅存的保存較為完好的歐式建築之一,通體來看,沉穩大氣,細節上又優雅細膩。晉綏鐵路銀行舊址在“帽兒巷27號樓”,老太原的帽兒巷是帽子作坊和商店聚集的地方,如今經過改造的帽兒巷食品街以與時俱進的心態、嶄新的姿態呈現在我們面前,成為太原人和游客們休閒娛樂的一個好地方。
建築是無聲的詩歌,建築是凝固的音樂。在課本中學生們欣賞了莊嚴的人民英雄紀念碑,巍巍中山陵,金壁輝煌的法國凡爾賽宮等,通過文字去感受了建築的美。建築之美體現在其形式美與象征性,更需要我們親身去觀察去體味。在這次語文活動中,老師突破傳統的教學模式,帶學生走出校園走進街巷近距離去欣賞古建築之美。學生們在欣賞建築同時也了解了這座城市的歷史印記,領悟了人類的勤勞、智慧和對美的追求,收獲頗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