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水鄉尋玩水歡樂 獨辟蹊徑暢游蘇州
日期:2016/12/14 10:30:2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千年古城風貌依舊
如同歌裡所唱的,我來到蘇州的時候,也是在一個春天的黃昏。飛機降落在上海後,坐上和諧號,不到半個小時就到了蘇州。車輛駛入城區,第一感覺是,這似乎是一個歲月遺忘了的地方:幾乎所有房子依然粉牆黛瓦,樓層都不高不過三四層,公共汽車站的站台,也是傳統涼亭的樣式,透著古色古香的味道。
在和蘇州旅游局有關負責人的聊天中,記者了解到,擁有2500多年悠久歷史的蘇州,其古城區坐落在春秋時代的原址上,基本保持著“水陸並行,河街相鄰”的雙棋盤格局,城市也保持著“小橋流水、粉牆黛瓦、古跡名園”的獨特風貌。為了保留古老蘇州的韻味,政府對城市房屋的建設有特別的規定,這種對傳統文化的細心保護體現在很多地方。
在蘇州的清晨,應該要從吃一碗同得興的時令面品開始。位於十全街的同得興精品面館,裝飾得極具“中國風”,坐在臨窗的位置,可以看到腳下流淌的小河和不遠處的石橋。這家面館是蘇州地區首批獲得“中華餐飲名店”稱號的“四大家”之一,面館的“白湯白焖肉面”據說曾被評選為姑蘇市民喜歡的十碗面之一。面品湯清卻稠唇,面細卻入味而有較勁。一碗面,幾碟小菜,一壺茶,很多當地人就這樣享受著美味而悠閒的生活。
第1站自由行
木渎園林古鎮歲月靜好
選擇理由:到蘇州,不到水鄉古鎮看看,總是個遺憾,周莊(酒店)便是其中的典型代表,因此第一天主辦方安排大家共同行動去了周莊。但即便當天不是節假日,周莊也是人來人往熙熙攘攘,景區裡商鋪眾多,失去了寧靜的感覺。當地居民告訴我,距城區不遠有一個木渎古鎮相對寧靜很有特色,木渎附近還有一座小山。古鎮在天平、靈巖、獅山、七子等吳中名山的環抱之中,香溪和胥江水貫穿其中,環境優美。據說乾隆六下江南,必到木渎,想來這個地方一定很特別,於是木渎成了蘇州自由行的首站。
我們到木渎的時候,已經是午後,游人不多。當地居民坐在河邊的石凳上聊著家常;年輕的母親帶著孩子在岸邊蕩秋千;穿著藍靛衣衫的阿姨,搖著船緩緩地在垂柳如蔭的河中穿行……一派寧靜安詳的光景,我在想,所謂的“歲月靜好”,大抵不過如此了吧。
和其他古鎮相比,木渎是江南唯一的園林古鎮。這裡保留著明清時期30多處的私家園林:嚴家花園、虹飲山房、靈巖山館、古松園和榜眼府第都是其中的代表。嚴家花園在數百年歷史的變幻中,園名與園主更迭不斷。光緒二十八年,木渎首富嚴國馨購下此園,其後代嚴家淦是蔣介石之後、蔣經國之前的台灣地區領導人。
走進這個近萬平方米的大宅子,一株古廣玉蘭樹,經歷百年風雨而挺立依然。這棵古廣玉蘭據說是乾隆皇帝親手栽下的,至今仍濃蔭滴翠,春風一吹滿樹潔白,幽香沁人。花園由四個各具特色的景區組成,自東向西依次為春、夏、秋、冬,移步換景之法臻於極致。亭台樓閣依水而築、花草山石臨水而綴。走在花園裡,走進花園的主人曾經住過的延青閣、織翠軒、環山草廬、采秀山房、疏影齋,舊時印記猶在。
第2站自由行
耦園枕水而建別具一格
選擇理由:除了古鎮,蘇州游的關鍵詞當然是園林。打開任何一幅蘇州旅游地圖,拙政園、獅子林、滄浪亭、網師園、留園、耦園……拙政園是很多團隊游客的首選,但常常人滿為患。聽說耦園是運用易學原理枕水而建的,十分別致,加之古時“藕”通“偶”,有夫婦歸田隱居、相伴終老之意,是情侶必到的園林。小記於是也前去開開眼界。
歷來造園“師法自然”,耦園運用易學原理建成,三面臨河,整座園林枕水而建,令人稱奇。關於耦園的名字來由,除了“藕”通“偶”的愛意之外,還因園子住宅東西兩側各有一園,建築是對偶的格局,這樣的建築格局在蘇州園林中也是別具一格的。
耦園的全園布局也頗為得法。其中,作為全園主題的黃石假山,堆疊自然,氣象雄渾,是蘇州園林黃石假山中較為成功的一座。假山後,十余種花木,隨風搖曳,平添了山林趣味。池水隨假山向南伸展,曲橋架於水上,形成以山為主體的優美景區。在假山頂上的石凳上,人可以坐下來,什麼都不想,就這樣靜靜的待著,感受園林景致的美妙。
第3站自由行
平江路古城縮影穿越千年
選擇理由:在古街區的選擇上,山塘街雖被譽為“神州第一古街”,但兩邊盡是各種商鋪,“購物”成為絕對的主題,老房子、古戲台反而成了配角。而平江路上,雖然也有些商鋪,但更多的是休閒的咖啡館或茶室,當地傳統的生活氣息依然濃郁。且平江路有不少蘇式風格的客棧,很適合感受江南水鄉夜晚的特色。
從耦園出發,沿著河邊走上一會,就來到平江歷史文化街區,這裡是中國首批十大歷史文化名街,也是蘇州古城迄今為止傳統城市格局、建築風貌和生活習俗保存得最為完整的一個區域,被譽為蘇州古城的縮影,而據說在這裡,你會找到真正的夢裡水鄉。在斑駁的老房子前,神情安詳淡定的老人在編織毛;古橋邊,拍婚紗照的新娘身上的一抹“紅”點映在粉牆黛瓦中;橋下的手搖船顫悠悠的,一不當心就會仿佛穿越了千年。
沿著平江路,開設有很多的特色店鋪。隨便走進一家咖啡館,坐在河這邊看河那邊,是阿伯在擺弄著自家的花盆,小孩子在打鬧。或許也只有在平江,流淌千年的歷史和現在人們的生活,可以這樣和諧交融。在這裡,你還可以走進一家茶館,點上一杯茶,然後聽一曲評彈或昆曲。雖然之前也在電視上聽到過評彈,但真的在現場聆聽,還是覺得曲調十分優美動聽。入夜,還可以在這裡蘇式格調的特色客棧裡住上一晚。河的兩岸是若隱若現的燈光,人家、船影、橋拱、水面影影綽綽,對江南水鄉最初、最浪漫的夢想都在這裡了……
Tips
交通:蘇州本身沒有機場,旅行者一般需要在上海、南京或無錫落地,乘坐城際高鐵或直接在機場乘坐大巴才能到蘇州。廣州飛上海的航班較多,淡季時折扣優惠比較明顯,從上海坐動車到蘇州票價是30元左右。
住宿:蘇州城區可供選擇的酒店眾多,大部分酒店都能上網,很多都是免費的。如果在城區停留的時間較長,建議選擇周邊配套齊全的酒店。位於觀前街鬧市區的蘇哥利酒店離蘇州步行街很近,餐飲和出行都很方便。
特別提醒:蘇州是典型的亞熱帶濕潤季風氣候,溫暖,卻也濕潤多雨,6月中旬開始進入江南特有的梅雨季節,連下半個多月的雨會讓人感覺潮潮的,不喜歡下雨的游客最好避開這段梅雨季節。
記者手記
“中國第一水鄉”接軌國際還需努力
在“中國第一水鄉”周莊,有很多外國朋友的身影。我們在餐廳吃飯時,有兩個上了年紀的日本朋友,手裡拿著自己在白紙上“繪制”的“周莊地圖”,試圖詢問餐廳的工作人員,但沒人懂日文。同坐的朋友讓我這個稍微會點英文的人過去幫忙。兩位日本朋友不會英文,而我也不懂日文,最後還是他們在紙上寫了“現在在?”,我才了解到他們是想知道自己目前所處的方位,而我也依樣畫葫蘆,在“地圖”上畫圈告知。
據說“周莊水鄉古鎮游”已成為中國推向世界的精品旅游熱線之一,而在名聲如此“顯赫”的周莊,外國朋友依然很難找到外文標識的地圖、景區介紹手冊。記者在景區范圍內,也沒有發現明確的英文指示或說明,更別提日文或韓文了。如果在周莊這樣的地方,這些旅游配套服務設施尚不能與國際接軌,更何況中國的其他地方。
如今,入境的外國游客越來越多,根據國家旅游局政策法規司發布的數據,2011年入境中國駐留與旅游的外國人共有2711萬,有1665萬來自亞洲,當中又以日韓人數為最多,合占784萬,在亞洲中占比47.09%。而很多景點也在努力進行升級換代,希望贏得更多的外國游客,但或許我們在提升硬件設施的同時,更應用心地去提供周到完善的服務,真正讓外國游客體會到賓至如歸的感覺,這也是文明古國應有的待客之道。
(編輯:申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