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洛陽清代古橋石刻大年初六被盜 被指監管存漏洞

洛陽清代古橋石刻大年初六被盜 被指監管存漏洞

日期:2016/12/14 11:09:0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大年初六凌晨,我們村裡一座古橋上的4塊精美石刻被盜了,這些石刻可都是文物啊!”昨日下午,老家在洛陽栾川縣潭頭鎮大王廟村的孫女士撥打大河報熱線說。記者隨後對此事進行了采訪。

 

  【事發】清代古橋石刻,深夜被盜

 

  栾川縣潭頭鎮大王廟村依山傍水,以石橋、老井、古樹、老宅而聞名,這裡有老宅4座,分別為李家大院、孫家大院、趙家大院和馬家大院。抗日戰爭時期,河南大學農學院亦駐此辦校。2014年,該村入選國家七部委公布的第三批中國傳統村落名錄。

 

  被盜古橋名為娃娃橋,位於村南側。據了解,娃娃橋始建於清朝,石欄上浮雕圖案非常精美,繪有鶴、麒麟、鹿、荷花、牡丹等圖案,手法細膩,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1985年,該橋被定為栾川縣文物保護單位。

 

  據當地傳說,這座古橋建於清嘉慶年間。當時村裡一孫姓大戶的戶主突然病故,將萬貫家財留給了妻子,妻子決心為其守寡。因沒有子女,她便拿出錢財為村裡修橋。村民們為紀念無子女的孫姓之妻,將該橋命名為娃娃橋。

 

  “今年春節時,我還給這座老橋拍了照片。沒想到,沒過幾天,竟有人夜裡偷盜上面的文物。據村裡人說,是有人趁晚上天冷風大時趁機作案的。事發後,民警在橋周圍拉起了警戒線。”大王廟村村民孫女士說。

 

  【進展】栾川警方已成立專案組追查

 

  大王廟村村主任張紅慶接受記者電話采訪時說,三四年前,就有竊賊趁天未亮時偷橋上的石刻,不過被早晨上學的孩子們發現,當時石刻已經被放倒,但所幸沒能被偷走。“這座橋在村南頭,大年初五夜裡到初六凌晨下著雨,比較冷,出來的人少,所以有人來偷盜時,沒有村民察覺。”

 

  張紅慶說,因村裡並未安裝監控設備,所以當時沒有拍到偷盜的情況。事發後,栾川縣文管所、洛陽市文物局、洛陽市博物館的相關專家都趕到這裡調查文物受損的相關情況。目前,政府已著手在村周圍安裝監控,以保護村中其他文物。

 

  栾川縣文管所所長龐海嬌說:“據一位村民反映,他初六凌晨兩點多回家時,看到橋還未被破壞。這說明,橋護欄被破壞應該是這個時間之後。”目前,他們已在橋周圍加裝監控。至於偷盜行為是否對橋造成破壞,還需專家進一步評估。

 

  隨後,記者從潭頭鎮派出所了解到,警方初步確認橋上石刻被盜。因石刻屬縣級保護文物,所以他們已會同刑偵部門成立專案組進行偵查。目前,案件正在進一步調查中。

 

  【專家】古建築屢被盜凸顯監管漏洞

 

  “被盜的石刻屬於古橋上的構件,這些石刻肯定是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放眼全國,類似古建築構件被盜的情況也非常普遍,其中不乏一些國寶級的文物。”談到古建築構件被盜的情況,鄭州建築學院教授鄭東軍說。

 

  一位民間古建愛好者受訪時稱,古建販賣早已形成了“一條龍”服務,先通過照片向買家推薦產品,交易達成後,從拆到重新安裝都提供一條龍服務。在傳統建築遺存較為豐富的山西,大到整棟老宅子,小到構件,經常發生被盜事件。

 

  省文物建築保護研究院一位專家說,很多石雕因其比較精美,具有時代特征而被盜,前段時間他們就對項城黃廟石橋上被盜的石獅進行修復。為保護這座石橋,當地不得不在橋旁安裝監控,雇人在此守護。

 

  該專家表示,大量發生的古建築構件盜賣行為表明,現今全社會對傳統建築的保護意識嚴重不足,監管上也存在很大漏洞。“歷史文化的古建築眾多,但不少都在比較偏遠的農村。由於鄉村大部分居住的是留守人員,防護力量薄弱,給不法之徒留下可乘之機。另外,村民對古建築文化歷史遺產缺乏認識,不懂其價值,致使一些古建築被盜現象猖獗,人為毀壞、流失嚴重,同時,缺少法律保障、缺少經費和人員修繕看護、缺少相應執法權也是目前制約古建築保護的重要因素。

 

  針對娃娃橋石刻被盜一案,如您有線索,可與潭頭鎮派出所聯系,電話為:

 

  0379-66688110。

(來源:大河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