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回訪之一二三四五

“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回訪之一二三四五

日期:2016/12/15 1:20:39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6月的山西古建之旅共去了五處失修古建,長子西上坊成湯廟、長子布村玉皇廟、長治縣北樓底古廟、長治縣東呈古佛堂、高平清化寺,半年多以來這些地方我又多次回訪,最近一次是2013年1月,我把歷次回訪的簡要記錄整理一下,看著這些古建築慢慢好起來是我最大的樂趣。
    搶救古建築,功德無量,祝福每一位參與的朋友。

    搶救之旅的第一站是長治市長子縣西上坊成湯廟,五間八架椽年號明確的金代大木作,國之重寶,卻坍塌淋雨多年,梁架腐朽嚴重,在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和眾多媒體的推動下這座大廟搭上了防雨棚,何時能維修未知,簡易的搶救措施終非長久之計,還要繼續推動這座大廟盡早維修。

 2012年6月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去的第二處失修古建是長子縣布村玉皇廟,這座大廟前殿是唐代建築,後殿金代,還有一個東朵殿是元代風格,全部失修嚴重,唐代前殿前後檐屋頂都塌了大洞,梁架淋雨多年已經明顯腐朽;金代後殿狀況更糟,後檐屋頂幾乎塌沒了;元代的小東朵殿也露天淋雨。文物價值如此之高的古建築群也能失修嚴重,真是匪夷所思。

     山西古建搶救之旅極大地推動了這座廟的搶救,至2012年底前殿和後殿已經搭上了防雨棚。最近一次去是2013年1月,這座廟建築多,維修經費巨大,何時才能開工修繕未知。

 2010年6月“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去的第三處失修古建是山西長治市長治縣的北樓底古廟,三座明代風格的三層高樓,布局獨特,非常壯觀,然而全部屋頂坍塌露天,梁架已經淋雨多年,樓內各層采用木地板,也腐朽嚴重。

 

    山西古建搶救之旅的到來,極大促進了這座廟的維修搶救,至今年3月,維修終於開工。


2012年6月@薛蠻子老師率領的“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到訪的第四處失修古建是長治市東呈古佛堂,現存兩座明代五間六椽大殿,其中後殿的四縫大梁直徑過米,非常壯觀,國之重寶。

 

    這兩座大殿現在全部損毀嚴重,屋頂坍塌漏雨,砂石柱磨損將斷,尤其是後殿,東梢間後檐屋頂塌了一間,牆也塌了,由於這座大殿梁的直徑遠大於柱的直徑,部分重量靠牆和普拍方分擔,現在牆到了,普拍方也快朽斷了,大梁有從柱頭滾落的風險。

 

    參加活動的朋友一定還記得來到這裡時剛剛立起的文保碑水泥還沒干,這座市級文物保護單位幾十年來沒有任何保護,連文保碑也沒立過,為了應付“山西古建搶救之旅”才采取了些簡易搶救措施。

 

    2012年7月我再次來到這裡時梁下加了磚柱,坍塌的屋頂用石棉瓦補了一下,此後再無措施,直到今年1月,仍然是老樣子。石棉瓦的耐久性也就一兩年,應付一下而已,希望這座廟能盡早進行真正的修繕搶救!

 2012年6月@薛蠻子老師率領的“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去的第五處失修古建是高平清化寺,這是一處省級文物保護單位,現存三進院,正殿、配殿房屋眾多,不僅正殿時代早,而且還有多達六座元明風格的配殿,非常難得的一座建築群,然而現在荒廢多年,幾乎沒有一間好房子。

 

    中軸線上現存三座大殿,如來殿滲漏嚴重,三佛殿完全垮塌,七佛殿五間只剩兩間屋頂,基本毀掉。

 

    “山西古建搶救之旅”來到這裡時,最令大家驚奇的還是清化寺正中間的中國移動通訊鐵塔,這座鐵塔建在如來殿和三佛殿之間,基礎水泥樁離如來殿只有一米多,省保單位裡建一座大鐵塔,這恐怕在全國也是絕無僅有。

 

    現場微博曝光之後引起大量網友關注,中國移動很快采取措施,幾天之後鐵塔開始拆除,十幾天之後完全拆掉運走。

 

    此後這座廟我又回訪過兩次,令人遺憾的是直至2013年1月,清化寺內建築無任何搶救措施,而且坍塌越來越嚴重了。

2012年6月@薛蠻子老師率領的“山西古建搶救之旅”共去了五處失修古建,之後我又多次回訪這些古建築,前面幾篇博文逐個說了一下,這一篇匯總起來。

 

    不少失修古建我去過多次,西上坊成湯廟去了八次,布村玉皇廟去了十三次,北樓底古廟去了五次,東呈古佛堂去了六次,高平清化寺去了四次,還有很多 >>>,我希望通過不斷曝光促使相關部門盡早實施搶救,一座一座盯起來,盡我的最大努力,不為任何人,只為將來自己能心安。

 

    古建失修是政府部門欠下的賬,民間的監督是要求政府還上欠賬,我相信社會關注度越高,還上欠賬的可能性也就越大。

 

    前段時間在一篇新聞稿中首次看到山西官方承認古建大量失修的現狀,有險情的73%以上,這個比例和我實地尋訪看到的差不多,而這個數字指的是早期大木作,明清的狀況肯定是更糟。三普山西有古建築2.7萬處,而早期大木作只有400~500處,簡單算一下就能知道這些年山西文物保護積累了多麼大的窟窿。

 

    這個巨大的欠賬怎麼還上?我認為有政府和民間兩條路,政府要多補欠賬,民間也可以助一臂之力,希望公益性質的民間古建搶救基金能盡早設立,官民合作,共同把這些寶貝留下。

 

    訪古近七年,不少文物部門的朋友成了我的良師益友,我在山西的活動給文保部門添了不少麻煩,我自己有時候也覺得過意不去。我的呼吁所針對的目標並非是文物部門,因為我知道很多決定權不在他們這裡,我希望觸動的是文物部門背後真正掌握財權的縣太爺們,不投入拿什麼保護文物?在山西的活動無意難為任何人,但古建築必須留下!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