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國家文物局組織來自北京大學、中國文化遺產研究院、北京市古代建築研究所、四川省古跡遺址保護協會的有關專家對邛窯大遺址保護工作進行了專項評估。
專家組首先對邛窯遺址一號窯包保護展示工程、五號窯包考古發掘工地、遺址區內環境整治和考古遺址公園建設推進情況等進行了實地考察,並召開專項評估會議,聽取了邛崃市政府關於“十二五”期間邛窯大遺址保護工作和考古發掘單位關於邛窯遺址考古發掘工作的匯報,查驗了相關檔案文件資料,就邛窯遺址的日常管理維護、工程組織實施、經費使用情況、目前存在的困難和面臨的問題等方面與地方政府、保護管理機構、專業考古機構以及工程設計、施工、監理等各方相關負責人進行了交流。
專家組依據“十二五”期間大遺址保護專項評估有關要求,專家組建議:一是通過開展持續、科學、系統的考古工作和深入研究,加強對遺址的整體認識,明確其時空布局以及反映其各個歷史時期生產和工藝流程之不同類型遺跡的特點,為邛窯遺址進行全方位展示提供基礎。二是遺址的整體保護應做到風格統一,對一號窯包保護大棚設計方案應充分利用地勢地貌進行優化,減少視覺沖擊,遺址內歷史建築和新建建築風格應具有可識別性。三是根據遺址功能分區、時間脈絡等要素,結合近期的考古成果,綜合考慮五號窯包保護展示大棚的科學設計。四是按照《邛窯遺址文物保護規劃》和考古遺址公園展陳設施的要求,謀劃好、建設好邛窯遺址博物館。
最後,國家文物局文物保護與考古司考古處王彬在肯定邛窯大遺址保護工作的基礎上,針對下一步工作提出要求:一是應根據實際情況對邛窯遺址保護規劃進行適當調整,細化保護區劃要求。二是應整體考慮邛窯遺址的保護展示,並基於規劃進行深入設計,尤其是一號、五號窯包的保護展示工程。三是應根據實際保護展示需求及保護規劃要求,依據功能需求合理選址建設遺址博物館,且嚴格控制建築物的體量。四是應充分考慮大遺址整體保護和科學展示的需要,持續、系統、全面地開展考古工作。五是地方政府及文物部門應整體策劃,做好項目儲備,爭取經費支持,引進專業人才,協調各相關部門持續推進邛窯大遺址保護工作。六是在遺址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內的建設工程,應依法履行報批程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