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九十華誕系列展覽之“石渠寶笈特展”自開幕後,觀眾參觀熱情激增。昨天,記者了解到,故宮“文物科技保護成果展”本周將在神武門與觀眾見面,這一重要的展覽將與觀眾分享故宮文物修復的成果。此外,昨天,國際文物修護學會培訓中心落戶故宮博物院,這是國際文物修護學會第一個,也是該組織唯一的一個國際培訓機構,將為全球培養國際化的文物保護修復人才。
支離破碎的文物能夠“不著痕跡”地完好如初,故宮在文物修復方面有很多“獨家秘笈”。故宮博物院院長單霁翔介紹,今後培訓班將每年舉辦一期。通過培訓班讓學員認識文物保護的當代理論、規范和最佳的應用守則,針對各國的文保問題探索和制訂可行的解決方案。
來自國內包括港澳台地區的學員,以及埃及、墨西哥、希臘、澳大利亞、印度、英國等國家的國際學員成為培訓班的第一批學生。
與此同時,相應的“文物科技保護成果展”也在緊鑼密鼓的籌備中。單霁翔透露,本周,這一重要的展覽將在故宮神武門與觀眾見面,與觀眾分享故宮文物修復的成果。
作為明清兩代皇宮,故宮擁有1807558件套的豐富藏品。文物保護修復技藝可追溯到清宮內務府造辦處。故宮博物院設有文保科技部,擁有一百多位負責各類文物保護修復的專業技術人員,利用多種傳統工藝和現代化科技手段,對院藏和在展的各類文物進行修護保護和科學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