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石鐘山古建築維修勘察設計方案 維修工程進展順利

石鐘山古建築維修勘察設計方案 維修工程進展順利

日期:2016/12/15 1:29:27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在江西、安徽、湖北的崇山峻嶺中,搜羅到風雨剝蝕的10數棟老房子,和相當數量的牌匾、古床、瓷器、桌椅、木雕,一座規模頗大且藏品豐富的古建民俗文化博物館,應運而生。

    唐代的石雕老虎威嚴全無,類似今天的機器貓。建於明萬歷年間江西南城原建昌府官廳,門楣“基接南州”的石刻,顯示著主人的胸懷。來自我省崇陽明代二品大官黃氏的祠堂,蛀蝕的大梁仍透出昔日風光。有清代繡樓和琉璃瓦書院。書院名“寄廬”,牆頭“綜學在博,取事貴約,校煉務精,據理須核”等箴言,今天仍為學人所取。有與西遞、宏村同屬黟縣,建於乾隆年間的趙氏民宅。還有進士匾,交椅,媒人轎,雕龍床等古物,無一不是兩三百年歷史。

     9棟古房,6棟來自江西,2棟來自安徽,一棟來自我省崇陽,基本是徽派。李炳來耗資2000多萬元,將這些古房子整體遷來,修舊如舊。為保持原味,修復師傅均請自房子原產地,最高峰時,有200多位江西安徽的古建師傅在此作業。“為後人留一點文化財富,給自己一點精神享受。”李炳來希望更多的人和他一同領略民族文化的魅力,春節期間他請客,免費觀賞。

    建成後,整個南宋官窯博物館,以一期正大門到南宋郊壇下官窯遺址為中軸線,西側是博物館的一期和二期,展示陶瓷文物;東側是這次要擴建的三期工程,主要打造陶瓷文化休閒區,南宋官窯博物館由此拓展為“陶瓷文化大觀園”。 “南宋官窯博物館三期擴建工程,是西湖綜合保護工程2010年重點項目,更是南宋皇城大遺址綜保工程的重要組成部分、打響南宋文化牌的重要舉措。”杭州西湖風景名勝區管委會、杭州市園文局黨委書記王水法說。

     崔焘故居由下院、上院和客屋院組成, 占地面積5856.84,東高西低坡度35度左右,落差7.1米, 現存房屋100余間,建築面積2600余平米。大院是徐州目前僅存不多的古代官邸之一,其中下院的祠堂、上院的客廳都是具有明清特征的建築地方風貌;它承南襲北,體現“五省通衢”的徐州對不同地域文化的兼容並蓄;它並有著傳統四合院的嚴謹布局,同時又因勢修造,不拘一格。比如崔家大院的鴛鴦樓上下兩層,利用山坡的落差建造,朝向相背,樓的前後各自開門,通往前後高低不同的院內。鴛鴦樓巧妙地解決了山體建築地面落差大、又要形成多進四合院,有很高的實用價值。

    工程位於濱河西路南安村處,占地98.9畝計劃投資2800萬元,由西安古建園林設計研究院負責設計,定位為開放型休閒綠地廣場,以植物栽植為主、喬灌搭配合理,綠化率將達到80%,輔以鋪裝、亮化、管網等基礎設施,通過逐步完善其功能,努力營造富有北方城市特點的植物生態群落,成為渭河北岸近水休閒綠地和城市氧吧。9個標段施工單位已經著手施工准備,創造了近年來該市市政工程拆遷開工的最快記錄。

     石鐘山琉璃瓦古建築維修工程由湖口縣文化部門上報《石鐘山古建築維修勘察設計方案》後,經省文化廳批准並撥付130萬元維修經費,通過向社會公開招投標確定承建商,於日前正式動工。此次維修,昭忠祠、報慈禅林、浣香別墅和太平樓等幾處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也在名單之中。目前,維修工程進展順利。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