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泰順開啟廊橋修復工程

泰順開啟廊橋修復工程

日期:2016/12/14 11:05:0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今年中秋,溫州泰順遭遇百年不遇特大暴雨,當地三座國寶級廊橋(薛宅橋、文興橋、文重橋)在短短1個半小時內被洪水沖垮,令人震驚、痛心。

 

  洪水過去後,古廊橋的搶修很快提上日程。溫州人自發倡議、帶頭捐款、尋找木構件……重建“國寶”倒計時之際,大家的願望出奇地一致:不能讓百年廊橋成“遺夢”(本報自9月16日起曾作連續報道)。

 

  記者了解到,目前,泰順廊橋修復工作已全面啟動,根據規劃,三座被毀廊橋的重建將在今年年底動工。

 

  與此同時,當地一批受損廊橋的修復工作已經啟動。文保部門已經完成各座廊橋修復的立項設計,並提交省裡審批。

 

  “最美廊橋”北澗橋修復啟動

 

  每塊木構件都要舊位

 

  如今,這座有著“世界最美廊橋之稱”的北澗橋顯得有些破敗,從中秋以來,連續的暴風雨,“咬”去了橋身兩側的幾塊擋雨板,裡面一根根梁柱清晰可見。

 

  64歲的陳超旺已經做了十幾年的北澗橋文保員,往年他都是坐在橋中神龛對面的木條凳上,負責監督游客。如今,他每天和村民一起忙著清理周邊。

 

  錢江晚報記者了解到,目前,被洪水沖走的北澗橋木構件,八成以上都已經找到,修復工作幾天前已經開啟。

 

  在北澗橋橋頭的古街鋪上,有一家便是泰順木拱廊橋技藝省級傳承人曾家快的工作室。他稱得上是目前當地唯一可以負責廊橋修復工作的民間藝人了。

 

  曾家快說,對於修復北澗橋最大的難點在於,要將每一塊找到的木構件,重新放回到原來的位置。“這是一項很繁雜的工作,一個位置,可能要用木構件反復去比對,才能最終確認對不對。”

 

  除此之外,曾家快每天還要和泰順廊橋研究保護中心副主任莊通商討修復廊橋的備料事宜。“泰順的廊橋構件基本上用柳杉與松木,作為換置木料粗細和材質都要相同。”曾家快說,“備料的木材需要新砍,前期處理還要半年左右,時間很緊了。”

 

  廊橋修復建設,首先要從橋墩橋頭開始。而橋墩等水下作業一般要在秋冬季枯水期實施,同時還要趕在明年春季汛期前完工。

 

  修復15座廊橋預計花費3000萬

 

  民間捐款將專款專用

 

  受損的廊橋要修復,沖毀的廊橋也要重建。目前,所有的修復工作都在緊鑼密鼓地進行中。

 

  這幾天,三座沖毀廊橋的旁邊,當地已經搭起了雨棚,收集回來的大大小小的木構件經過初步區別,整齊地碼在雨棚下。

 

  目前,三座廊橋的木構件都已找回超過九成,並進行了防腐防蟻處理。薛宅橋已初步完成木構件的整理標記,這周開始,專家還將對文重橋、文興橋大小上千塊木構件進行一一標記。

 

  曾家快說,新造一座廊橋要8個月,但是重建一座古廊橋,將耗時更久,難度也更高。

 

  災情發生後的一個多朋,泰順當地已經召開了多次廊橋修復保護部署推進會。泰順縣文廣新局副局長周鹹俊說,包括修復被沖垮廊橋在內,泰順計劃對域內15座廊橋進行修復及周邊環境整治,預計需花費3000多萬元。

 

  此前,溫州民間為重建廊橋的捐款已經有200多萬元。目前,這筆錢已由泰順縣慈善總會轉至文化局。相關人士稱,這些錢將根據捐款人的意願使用,未備注用於哪座橋修復的,便統籌使用。

 

  此外,所有款項的明細及工程進度,將定期通過網絡平台公布,接受監督。待廊橋修好後,會根據實際情況,按照民間風俗予以刻碑紀念。來源:錢江晚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