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築現狀勘察首先必須看現場,或者是該古建築的照片。看現場應該看什麼?首先是看建築物的外貌,外貌是否發生改變,是否有後期添加或拆除。這一步是《文物保護法》關於文物維修原則“不改變文物原狀”中文物原狀的前期確認,是非常重要的一步。其次是看周邊環境,環境是否發生重大改變,是否有影響歷史風貌的不合理的新建築,環境與古建築本體是否協調。這一步是後期環境整治的重要依據,在現場要做詳細的文字和影像記錄,並繪制保護范圍和建設控制地帶現狀圖紙。再看內部結構,有沒有發生走閃或後期改動,對原有結構進行界定。看重要結構的節點有無糟朽、劈裂等情況,對結構安全做出初步判斷,並做好詳細的文字和影像記錄。最後看排水、照明、消防、安防,看是否有排水不暢,有無照明設備,照明設備的安裝是否合理,消防器材是否健全,有無蓄水池,有無安防設施和監控系統。是否有存在安全隱患的設施,如祠堂內部的香爐等。這一步的重點是排除對古建築安全有威脅的隱患,要做好詳細的文字記錄和影像記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