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平陽縣文物普查又一重要發現南陀嶺古道
日期:2016/12/14 21:39:33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c6V5UU2x]\0 5月4日,浙江省平陽縣文物普查隊在騰蛟鎮與鳳臥鎮交界處調查時,發現一處保存完好、紀年確切的古道——南陀嶺。99古建網-jU#\dRo
99古建網*BI,~kS7Xf該古道從騰蛟鎮頂溪村至杉棋垵嶺頭翻過嶺頭至鳳臥鎮頂坪,最高處海拔280多米,總體呈東西走向,全長約十裡,路面用不規則、表面光滑的石塊鋪設而成,寬1.2米至1.5米。由南陀人建造,稱為南陀嶺。此山路至騰蛟鎮南陀村約七裡,何故在此修路,其中的典故是:孫氏先祖義嚴公在明朝嘉靖年間從瑞安孫山遷徙南陀定居創業,死後葬於杉棋垵山嶺頭。後人掃墓祭墳要翻山越嶺,十分艱辛,經過一番計議,全族人共同出資修造了這條山路,路修好後,並在山頂上建了一個路亭--嶺頭亭,其脊檩上刻有“大清乾隆庚寅年建造”。故而確定這條古道建於清乾隆年間。
+A `"Nl?5m;SJ0 99古建網U1p)zND該古道中段的嶺頭亭,位於平棋村杉棋垵山嶺頭,其東西兩側建有兩座石拱門,建造時間分別為1944年和1939年,兩石拱門型制相似,均用當地自然塊石就地取材構築而成,連接圍牆,與山體銜接成一體,門洞用塊石砌成拱券形,路面至拱券底部與頂端分別為2.8米和3.3米,寬1.7米。石拱門與嶺頭亭間用青石鋪設。嶺頭亭系單層石木構建築,始建於清乾隆三十五年(1770年),1982年重修,三開間,原北面另有一間辟屋,染架抬梁式,4柱7檩,明間四金柱間內置12角拱復斗式藻井,脊檩處刻有“大清乾隆庚寅年季冬月建”,前後檐處均設通廊,作平頂式開花,原南面次間做有戲台,兩次間前後檐柱間各做四條美人靠,可惜於1982年拆除。青石柱礎,懸山頂。99古建網O$Z$WJ;k*v(s*X
9c`nU @WM0 據村民介紹,古時,這條古道是鳳臥鎮、水頭鎮以及臨縣泰順通往騰蛟必經之路,商賈游子絡繹不絕。在泰順茶葉產銷期,往騰蛟茶場人流更是不斷。特別是八月初七騰蛟一年一度集市時,曾創下一天挑水30桶仍無法滿足行人在路亭休憩用水的紀錄。
h+X@a}D8S0%Jbo v UY,r4G3l0 1992年,在嶺腳下造了一個涼亭---康樂亭,由著名數字家蘇步青題詞。古道沿途風光秀麗,又有豐富的文化內涵,達到自然景觀與人文景觀完美結合,至今仍為當地百姓行走的交通要道,為研究古代該地區經濟往來、文化交流、交通地理變遷等提供實物見證。(浙江文物網 羅祖雄)99古建網 r,U W+[+{pO;T5~
營造天地中國古建築網 http://www.yingzao.com TA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