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夜幕下的鳳凰古城

夜幕下的鳳凰古城

日期:2016/12/14 10:39:4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很多人第一次接觸到鳳凰古城是從沈從文老師的筆下,他用那些唯美、寧靜、自然的文字給我們描述了一個古樸自然的鳳凰古城。
    這是一個細雨迷蒙夜晚,漫步在鳳凰古城的市井,我似乎還能感受到那些來自古城深處的清新、恬靜,還有些許的古樸悠然。踩著青石鋪成的古道,走過古城水車,黯淡的五花石鋪成曲曲折折的小徑,通往幽深的小巷,叮咚的水聲流經古城的每個角落。在這裡,我似乎隱隱地感覺到,這些濃郁的風物,飄繞在鳳凰古城的每一個角落,才沉澱下湘西人人性的善良美好與心靈的澄澈純淨。
    在蜿蜒的沱江畔,踏著石板小街,望著古代的城樓、明清的古院,我感受到這座飽經滄桑的古城,保留了許多明清時代“三坊一照壁,四合五天井,走馬轉角樓”的瓦屋樓房。古城的四方街裡,沱江水穿街繞巷,岸邊垂柳依依,樹下小橋座座,構成了一幅隽永的“家家流水,戶戶垂楊”的絕妙圖畫。小橋流水的江南勝景,穿越地域空間,就是如此這般地展現在湘西。
    我不得不歎服,這萬物造就了鳳凰古城,這座幽靜、恬淡、雅致的小城。當你徘徊於臥虹橋、碧輝門,望著一邊是沱江水沿城穿過,一邊古香古色的建築飛檐斗拱,濃濃的古意古韻,讓古城美到了極致。
    大紅的燈籠、清清的沱江水、密密的游人、幽幽的鼓樂,和諧地融合在一起。溪邊樹影婆娑,花香誘人,各具特色的酒吧,不時傳出陣陣歡聲笑語。各種膚色、各式服裝的人在此都可見到。幾百年來無數的人匆匆過往,每個石塊似乎都留下了歡樂的、憂傷的記憶,游人輕移腳步,大概是怕驚醒青石路上往昔的故事吧。
    燈光沐浴的鳳凰古城,或許只適宜留在夢裡。在依山傍水的背景中,清飲一壺香茗,霓虹之中悠閒地讀著遙遠的傳說。
    空中飄起了小雨,剛才喧囂的人流逐漸散去,古城恢復了寧靜。我坐在一個古色古香充滿異域風情的小酒吧裡,聽著潺潺的水聲,看著雨夜閃爍的霓虹,一種溫煦的感覺頓時在我身邊彌漫開來。
    沿著朝陽宮,沿著江邊木結構的吊腳樓緩緩走去,轉身進入一條小巷,身邊走過三三兩兩的湘西人。小巷的盡頭便是沈從文先生的故居。空巷的孤燈拉長了我的背影,忽然覺得沱江在我心間變得靈動起來,猶如希爾頓筆下“失去的地平線”裡那個寧靜、和平的世界。在沈先生故居,這座已有百年歷史的晚清建築裡,我看到了先生當年的墨寶、遺稿,檀木方桌、竹編靠椅、古老的木質結構架子床,讓我不禁歎道:物若其人,原來先生生活如此質樸、簡約。其實,了解鳳凰古城,是從沈從文開始的。
    這就是質樸、簡約、閃著潔淨光芒的鳳凰古城。像一棵遙望沱江的玉樹,默默地為所有到來的人擋雨遮陽,以她平和淡泊的氣質溫暖了疲憊的人們,蕩滌了積滿塵埃的心靈。
    我是真正地愛上這裡,愛上了湘西的風情,愛上了青石街、沱江水、從文故居。我想,鳳凰古城之所以被每一個來到這裡的人青睐,源於人文與文化遺產的和諧共存,源於民族文化的交織融和,源於神秘的人文景觀陶醉了如織的游客,更因為在這裡可以尋找那遺失了的情懷,撿拾人生中純真的意境。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