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南濱路“文物”被拆網友心痛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南濱路“文物”被拆網友心痛_中國文物網-文博收藏藝術專業門戶網

日期:2016/12/14 21:33:21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摘要]:“重慶開埠時期1891年的文物建築就被無情地拆除了,好心痛。”10月25日下午,“攝影家王正坤”在微博發布了這樣一組圖,南濱路邊一堡坎上,一棟頗具古樸氣質的淡黃色建築,正在被工人一點點拆除……


2012年,攝影師王正坤拍到該建築時,還是完好的模樣

今年10月25日,王正坤拍到該建築正在被拆除

  “重慶開埠時期1891年的文物建築就被無情地拆除了,好心痛。”10月25日下午,“攝影家王正坤”在微博發布了這樣一組圖,南濱路邊一堡坎上,一棟頗具古樸氣質的淡黃色建築,正在被工人一點點拆除……

  微博幾經轉載,立即引起了重慶網友的廣泛關注。大家紛紛聲討並呼吁,希望文物不要被破壞。昨日,記者趕往現場,工人仍然在拆除,但對於為何拆除、拆除的是什麼,施工人員統統不知。

  照片被轉發引網友討論

  截至昨日下午6點,“攝影家王正坤”的這條微博已經被轉發120多次,不少重慶文化名人都參與到討論中來。新浪微博認證為“重慶文物保護志願者”的網友“CQ白水”就轉發評論:“重慶歷史老建築正以驚人的速度消失,其黯然遠去的背影,在某種程度上是歷史的斷裂,也是重慶歷史文化的失落。”

  昨日,記者聯系上王正坤,他表示,照片是他當天拍攝的。“我看建築物上還貼著一塊牌子,隱約印著‘文物建築不得破壞’字樣,落款是南岸區文廣新局。”對於房子的來歷,王正坤是聽一位老重慶提及,“說是重慶開埠時期1891年的文物建築,具體身份還不清楚。”

  老房“身世”眾說紛纭

  隨後,“CQ白水”也在評論中表示,該建築是1927年黃錫滋掛法國旗子成立的聚福洋行,1941年改為重慶強華實業股份公司。

  當天晚上,網友“重慶冰鍋”也在微博中評論,稱該建築是上世紀50年代重慶茶廠的辦公室,聚福洋行在旁邊四合院已被圍牆圍起,並表示第二天會到現場勘查。

  建築的“身世”眾說紛纭,一時間更是籠罩了一股神秘色彩。

  現場

  老房已拆除大半截 工人不知是何建築

  昨日上午11點,記者趕赴位於玄壇廟附近的房屋現場,當時已被拆除大半截。房屋的外牆為淡黃色,已經斑駁陸離,頗具年代感。被拆的建築已經被隔離帶圍上,沒有門牌號、也沒有任何能看出其身份的牌匾。

  記者看到,現場3名工人正拆除牆體。“我們是昨天(25日)開始動工的。”現場一名工人告訴記者,他們是政府部門派到現場進行拆除的,但對於拆除的是什麼建築、他們不知情。

  調查

  被拆建築不是文物 借鑒周邊洋行外觀

  網友“重慶冰鍋”吳元兵是重慶文物保護志願者服務隊負責人之一,同時也是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委員,對重慶老街巷和古建築有著深厚感情。在網上看到微博後,昨日早上10點過,吳元兵帶著網友的疑問趕到現場核實。

  吳元兵告訴記者,這棟在拆建築確實不是受到保護的聚福洋行,但確是上世紀50年代修建,在修建時也借鑒周邊開埠洋行的外觀形式,如弧形窗戶、捲拱、屋頂木制桁架、石柱大門等,從外型來看的確比較精美。雖然不是文物保護建築,但是能引起網友關注,說明大家對文物保護的意識在不斷增強。

  南岸區文管所所長冷靜昨日也趕到現場,在接受本報采訪時表示,被拆建築不是文物,可能屬於重慶茶廠或江渝船廠。

  如果不是文物,為何王正坤會在牆上看到“文物建築不得破壞”的牌子?對此,冷靜稱,聚福洋行與這棟建築相鄰,網友看到的牌子是聚福洋行的。他說,所有的文物建築都有登記,屬於文物保護單位的建築都會保留下來。

  另一位不願具名的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委員也向本報記者證實,在拆的確實不是文物保護建築。他說,是不是文物建築要看它是否有建築特色,他也曾參與專業的測繪,從結果看確實缺乏歷史審美和科學價值。他還表示,網友們是一片好心,不過發展和保護並不矛盾。

  求證

  淡黃色老房子原屬江渝船廠現已移交

  根據網友的猜測以及冷靜所提供的線索,記者將該建築的最終身份鎖定為“重慶茶廠”或“江渝船廠”。

  記者首先致電重慶茶廠原廠長阙成清。阙成清表示,重慶茶廠沒有外觀為淡黃色的建築。隨後,記者又先後采訪了江渝船廠王副廠長、江渝船廠辦公室易主任,最終從易主任口中得知,該建築原是江渝船廠的醫務衛生所。易主任說,該房屋上世紀90年代停用後一直沒人居住,只派了工作人員看守。“今年8月份,該建築已經移交給政府部門進行處理,那塊地有個老街規劃。”

  鏈接

  是否算文物建築 要看三個價值

  重慶大學城市科技學院歷史文化研究所所長、重慶歷史文化名城專委會秘書長吳濤在接受本報記者采訪時表示,一棟建築是否存在文物保護級別一般要看三個價值——歷史價值、科學價值和藝術價值,除了逐級上報審批,還需要專業的測繪和審核,綜合考量是否已經達到文物保護標准。對於一些頗具特色但是卻未掛牌的建築,吳濤表示,可以申請認定進行補充納入。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