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建修繕 不可重商務標輕技術標
日期:2016/12/14 21:44:34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r Pe.zI4q/P0最後,通過招投標選擇古建築施工隊伍的辦法,對文物古建築的保護修繕也不適用。
"x!pnpC m-\ S0(H&wEFfg0招投標用於現代建築的施工隊伍選擇沒有問題,因為現代建築有完善的、能夠指導施工的設計。根據這樣的設計做出的投標文件,能准確反映工程的實際情況,無論是商務標(報價)還是技術標(技術措施和工程進度),都應當是比較准確和科學的。而通過標書的比較,則能反映出施工隊伍的管理水平和技術能力的高低。99古建網I!]0y~-Aif
]7mc*O!r,\_0文物修繕則完全不同。首先,文物古建築修繕工程投標所依據的修繕設計是不完善的。在修繕前的現場勘察中,設計單位只能依據從表面看到的損壞情況來確定修繕方案,有的甚至連表面的損壞情況也看不全。舉一個例子:去年我們接受北京前門清真寺的修繕設計任務後,到現場去勘察建築物的損壞情況時,這個清真寺還沒有騰退出來——寺院還在進行正常的宗教活動,建築裡面還在辦公;建築本體被疊加上去的地面、吊頂、隔斷牆、附加物被遮蓋,根本無法進行勘察。盡管我們可以憑借以往的經驗對建築物的損壞情況進行判斷,但在修繕內容、措施和工程量化等方面都很難提出准確的方案和數據。這種情況不是個別現象,而是頗具普遍性的。即便對於那些已經騰退的文物建築,在前期勘察定案階段也不可能對所有問題作出百分之百的准確判斷,很多問題要等拆開之後才能作出准確分析並提出相應措施。因此,在古建築修繕行業中流行著這樣一句話,叫做“修繕修繕、拆開再看”。這句話看似簡單,實際上很能反映文物修繕工程的客觀規律。
|E9gCZU8l0 99古建網A:TGc(^D^8S正因為如此,在修繕的工程量、措施、方法都不能最終確定的情況下,要想通過招投標來比出誰優誰劣、誰的報價最經濟、誰的技術措施最得當,都是根本不可能的。恰恰相反,在諸多因素都很難確定的情況下,報價最低的很可能就是技術力量最差的隊伍或是外行隊伍,因為他們對很多不可預見的因素不能做出估計,對工程細節往往考慮不到,工程預算中丟項落項很多,因此他們的報價低。如果以誰報價低就用誰的簡單標准選擇施工隊伍,那麼,往往就會將有經驗的隊伍排斥在外,而缺乏技術和經驗的隊伍反而能夠中標。
@+@W+v~)kK0$h? K;wD_E fq0毫無疑問,對古建築修繕工程的評標,應當是技術標第一,商務標只能作參考,但實際的評標往往恰恰相反。因為商務標高低好比較,技術標優劣則難以衡量。在管理部門和現有的評標專家中,真正懂技術、懂施工、能夠評出優秀施工方案的並不多;判斷報價高低則比較容易。所以,評標結果往往是重商務標、輕技術標,甚至有的地方簡單地把商務標作為選擇隊伍的惟一標准,誰報價低就用誰,致使技術水平高的隊伍反而不能中標。99古建網g8F8sDroG^,T
99古建網,m q H cstI8L.D現在,有些文物管理部門還學習現代建築工程中標之後“一次包死”的“經驗”——對文保工程也實施“一次包死”,這是非常錯誤的。文物古建築修繕對於存在的問題是隨著工程的深入而逐步發現的,所謂“修繕修繕,拆開再看”說的就是這個道理。“一次包死”是在工程招投標階段就把造價定死了,修繕中再出現任何新問題也不再去管,“就是這麼多錢,你干也得干,不干也得干”。這種做法,除去透出的一絲霸道之外,剩下來的就是對文物保護工作的無知和極端不負責任。此外,市場運作和招投標的掛靠、全國范圍內公開招標導致東西南北古建修繕隊伍的大交叉、大流動以及招投標當中存在的種種暗箱操作等問題,也使得招投標失去了固有的初衷和意義。99古建網 yn?(WH3|/t
99古建網,e%G-xS:m!A古建築是文物,對於它的修復,應當與其他文物同樣對待。不能因為“古建築”也是建築,就強調必須走“基本建設程序”。古建築修繕是一項文化保護事業,不屬於基本建設范疇,它與蓋住宅、建大廈是兩回事,不應當走基本建設程序,這個問題一定要弄清楚。99古建網5Tc}!Y2Z5_8h
&j0U,O8N%vH)gi0怎樣調整?筆者認為調整的方法有兩個。第一個辦法是將文物古建築保護修繕這項文化事業從“基本建設”的管理框架中剝離出來,逐步改變當前由企業承擔文物古建築保護修繕、通過招投標程序選擇隊伍的機制;建立一支隸屬於文物保護部門的專業古建築保護修繕隊伍,把文物古建築保護修繕真正作為國家的一項文化事業來抓。實行這項調整,人們最大的擔心是怕造成目前古建築修建隊伍的不穩定,其實這種擔心完全沒有必要。99古建網&l$?9SNGa;n
LP2fEPS@ D0調整的第二個辦法是對當前招投標選隊伍、由企業修文物建築的辦法進行徹底改革,改掉前面提到的種種弊端,另建立一種區別於現代基本建設的招投標辦法,保證優秀企業能順利中標;要杜絕無資質掛靠現象,杜絕招投標中的不正之風;制定一套使文物修繕企業技術工人隊伍相對固定、培訓有保證、水平不斷提高、修繕中出現的工程量調整要有資金保障等一系列問題能夠得以真正解決的制度。同時,我們還要解決好材料的囤放(如木材)和生產(如磚瓦、彩畫顏料)的問題,制定相應的措施,保證文物修復嚴格按照“四原”的原則進行。
NW8ng` S.p#g0b!r-IWi g3?EBI%G0科學發展觀解釋了思想路線的問題,這點非常重要。科學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實事求是,一切從實際出發”。如果發現我們的工作有不合乎實際、不符合客觀規律的地方,就應當及時調整。只要我們采取實事求是的科學態度,認真研究思考我們的文物保護機制問題,就一定會解決好現存的諸多矛盾,使我國的文物古建築保護修繕事業真正走上健康發展的軌道。99古建網x TVah%M!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