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揚大學子堅持十六年為揚城古建留“電子檔案”

揚大學子堅持十六年為揚城古建留“電子檔案”

日期:2016/12/14 11:20:58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科技日報訊(通訊員王瑞陽楊麗健記者過國忠)近日,揚州大學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古建測繪小分隊受揚州市園林局、規劃局委托,對揚州市南河下黃氏鹽商住宅進行測繪。該項目綜合運用新型繪圖和建模軟件對數據進行整理,通過“數字克隆”將現實景觀轉化為3D模型,以此傳承揚州古城的建築記憶。

  揚州作為歷史文化名城,市區內保有大量極具價值的歷史建築遺跡,而測繪工作就是為這些建築日後的修繕和保護提供依據。在測繪的現場,楊凌凡、李天夏等同學詳細地向記者介紹了黃氏鹽商住宅:“屏風山牆、檐柱、飛椽、舉架,眼前看似其貌不揚的古建築,其實有著極其復雜和精妙的組構方式。我們使用CAD、REVIT等繪圖建模軟件,將古建築每一個構件記錄下來,讓每一個現實中的古建,都會在電腦裡有一套記錄它全部特征和尺寸的檔案,把它永遠保留在數據庫中。”

  據悉,建築科學與工程學院古建測繪已有16年的歷史。在每年的暑假,建築系的“小專家”們都會對揚州老城區內的遺留古建築進行義務測繪並整理入庫。自1999年開始,他們先後完成了對吳道台宅第、賈園等數百座揚州古建的測繪工作,構建了完善而又寶貴的揚州古建“基因庫”,為揚州的古建保護工作提供精確的數據資料。

    (來源:科技日報)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