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中國古代建築 >> 墨江大隊開展古建築滅火救援實戰演練

墨江大隊開展古建築滅火救援實戰演練

日期:2016/12/14 11:27:46      編輯:中國古代建築

為進一步加強古建築寺廟消防安全保衛工作,提升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確保轄區火災形勢安全穩定。6月25日下午,墨江縣消防大隊深入文廟開展滅火救援實戰演練。
墨江文廟始建於清道光年(1821年),於道光十年建成,歷經三個朝代,至今已有184年。文廟建在九疊聯珠的第六疊上,為墨江最大的古建築群,又是迤南道上除建水文廟之外的較大文廟。建築群為古代重檐歇山、卷蓬、台梁扣榫式結構,由大門、泮池、新樓、五經樓、崇文樓、魁星樓、星宿樓、鄉賢祠、名宦伺、東西廂房、天子台、大成殿、後殿等建築群組成,全部建築采用扣榫式結構,整個建築氣勢宏偉,部局精巧,頗為壯觀。
下午15時20分,演練正式開始。演練假設文廟大成殿因游客祭祀時用火不慎引發火災。由於文廟建築多為木質結構,可燃易燃物品較多,加之風勢較大,火勢迅速蔓延,如不及時控制,嚴重威脅毗鄰建築,後果不堪設想。
“火災”發生後,大隊迅速出動2車14人,第一時間到場實施撲救。消防官兵到場後,立即對現場無關人員進行了疏散,同時開展火情偵查。根據現場情況,指揮員迅速下達作戰命令,各官兵按照任務分工展開行動。經過消防官兵15分鐘的奮戰,“大火”最終被成功撲滅,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演練結束後,陳澤耶副中隊長對整個演練進行了總結講評,客觀地分析存在的不足,要求全體官兵積累演練經驗,不斷增強協同作戰意識,並對下一步滅火救援和執勤備戰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此次演練貼近實戰,災情設置科學,力量部署完整有序,參演官兵作風緊張、配合默契,有效檢驗了消防部隊戰斗力,為今後圓滿完成滅火救援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為進一步加強古建築寺廟消防安全保衛工作,提升部隊滅火救援實戰能力,確保轄區火災形勢安全穩定。6月25日下午,墨江縣消防大隊深入文廟開展滅火救援實戰演練。
墨江文廟始建於清道光年(1821年),於道光十年建成,歷經三個朝代,至今已有184年。文廟建在九疊聯珠的第六疊上,為墨江最大的古建築群,又是迤南道上除建水文廟之外的較大文廟。建築群為古代重檐歇山、卷蓬、台梁扣榫式結構,由大門、泮池、新樓、五經樓、崇文樓、魁星樓、星宿樓、鄉賢祠、名宦伺、東西廂房、天子台、大成殿、後殿等建築群組成,全部建築采用扣榫式結構,整個建築氣勢宏偉,部局精巧,頗為壯觀。
下午15時20分,演練正式開始。演練假設文廟大成殿因游客祭祀時用火不慎引發火災。由於文廟建築多為木質結構,可燃易燃物品較多,加之風勢較大,火勢迅速蔓延,如不及時控制,嚴重威脅毗鄰建築,後果不堪設想。
“火災”發生後,大隊迅速出動2車14人,第一時間到場實施撲救。消防官兵到場後,立即對現場無關人員進行了疏散,同時開展火情偵查。根據現場情況,指揮員迅速下達作戰命令,各官兵按照任務分工展開行動。經過消防官兵15分鐘的奮戰,“大火”最終被成功撲滅,演練取得圓滿成功。
演練結束後,陳澤耶副中隊長對整個演練進行了總結講評,客觀地分析存在的不足,要求全體官兵積累演練經驗,不斷增強協同作戰意識,並對下一步滅火救援和執勤備戰工作提出了具體的要求。
此次演練貼近實戰,災情設置科學,力量部署完整有序,參演官兵作風緊張、配合默契,有效檢驗了消防部隊戰斗力,為今後圓滿完成滅火救援任務奠定了堅實的基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