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城上空升起一顆“星”

古城上空升起一顆“星”

日期:2016/12/14 9:54:30      編輯:古代建築史

    宛若流星劃過天際,年僅31歲的二炮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副營職參謀沈星永遠地走了,他捨身勇救落水少年的壯舉在當地引起強烈反響。

    5月19日,離沈星犧牲已經整整一個星期了,到青州南陽河畔緬懷他的人仍然絡繹不絕。“沈星,你是最閃耀的一顆星,我們為你驕傲”、“沈星,你永遠活在我們心中”等標語表達著人們對他的無限敬仰,一捧捧鮮花、一行行熱淚訴說著人們對英雄的無盡思念。

    英雄的事跡,感動著青州,感動著齊魯大地。

    連日來,二炮工程大學士官職業技術教育學院以多種方式學習英雄沈星的先進事跡,一個學英雄當先進的濃厚氛圍在全校迅速形成。大家紛紛表示要以英雄為榜樣,將英雄樂於助人、奉獻自我的崇高精神發揚傳承下去。

    駐青州某部官兵舉行了“學沈星,踐宗旨,履使命”主題演講活動。廣大官兵表示,一定要繼承和發揚沈星在危難關頭奮不顧身、捨己救人的崇高精神,為黨和人民的事業奮斗不息。

    “沈星精神”同樣感染著青州市公安消防大隊的官兵,消防官兵紛紛表示要以英雄為榜樣,講黨性、重品行、作表率,做“忠誠可靠、服務人民、竭誠奉獻”的消防衛士。消防戰士崔曉碩說:“我要以實際行動向沈星同志學習,在以後的工作中始終把人民的生命財產安全放在第一位。”

    青州市各部門各單位迅速掀起了向沈星烈士學習的高潮。青州八中正在開展“學習英雄崇高精神,爭做八中文雅學子”活動,讓年青一代繼承和發揚英雄的精神,將來學有所成報效祖國。

    更多的人則是通過捐款的形式表達自己的心情。司機、學生、服務員、醫務工作者、戰士……各行各業的人們紛紛走向捐款箱,表達對烈士家屬的慰問。

    濰坊市益都中心醫院開展了“向見義勇為英雄沈星學習,向英雄家屬獻愛心”活動,全院干部職工把無限哀思化為濃濃愛心,踴躍捐款,捐款額達10萬元。

    在北聯大酒店捐款現場,過路的熱心市民紛紛駐足,向捐款箱投入自己的心意。捐款隊伍裡既有年輕人,也有老年人,還有少年兒童。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老大爺和老伴各捐了100元。老大爺是一名離休干部,曾經當過海軍。他說作為一名老兵,他為英雄沈星感到驕傲。

    記者看到,絕大多數人都是留下捐款後就默默離去,沒有留下姓名。

    南陽河上的一座無名橋離沈星救人處不足20米。應廣大市民要求,青州市委、市政府決定將這座無名橋命名為“沈星橋”,並在橋北頭設立沈星雕像。“我們已經請專家加緊設計制作,英雄的雕像將很快豎立起來,青州人民會永遠銘記英雄的壯舉。”青州市民政局局長王效友對記者說。

    聽說橋的命名已經有了結果,青州市民王偉放心了。沈星犧牲後,他幾乎天天到河邊緬懷烈士。王偉對記者說:“它雖然是一座普通的石板橋,但卻是沈星救人壯舉的見證者。今天,它終於有了一個意義非同尋常的名字。”

    5月19日,青州市授予沈星烈士的父親沈希望和母親高彩麗“青州市榮譽市民”稱號,並頒發了“青州市榮譽市民”證書。

    沈星的父母把沈星永遠地留在了青州,他們只帶走了沈星穿過的一套軍裝作為紀念。5月21日,沈星烈士的親屬返回老家西安前,軍地雙方在青州為他們舉行了隆重的送行儀式。

    一個人,一座橋,一座城。流星已逝,光芒猶存。沈星的壯舉給這座古城留下了永遠彌足珍貴的財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