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稷壇-社者,五土之神;稷者,農業之神
日期:2016/12/15 2:05:33   編輯:古代建築史社稷是土地之神。社者,五土之神;按方位命名:東方青土,南方紅土,西方白土,北方黑土,中央黃土。五種顏色的土覆於壇面,稱五色士,實際象征國土。稷者,五土之神中特指原隰之祗,即能生長五谷的土地神祗,這是農業之神。“社”“稷”,反映我國古代以農立國的社會性質。周制,天子有三社,為國立社稱太社。在庫門內西側(右);自為立社為王社;亡國之社為亳社。“左祖右社”,指的是太社。社和稷是兩回事,因而也有分祭合祭之爭。唐代分祭;本來社稷屬於中祀,等級不高,唐代升為大祀,由皇帝親祭。明代則為社稷合祭。
![]() |
社稷壇 |
出端門往西經社稷街門進入社稷壇區。明初南京曾分為太社、太稷兩壇,未幾復合為一,遂為定制;北京沿用之。
北京社稷壇區占地二十三萬平方米,較太廟為大。壇本身范圍外,也遍植松柏。壇方形,周圍
牆也方形。壇二層,高五尺;上層五丈見方,下層五丈三尺見方。壇面依方位鋪五色土,牆四面也依方位而各用其色。
祭祀社稷是由北面南設祭,這和天壇、太廟正相反;因此,享殿、拜殿在北,正門也在北;神廚等附屬建築在西棂星門外,也正與天壇布局相反。
社稷壇享殿是明初永樂遷都北京時所建,為現存壇廟建築最古老的一座,未經改變。所用楠木整料,榫卯精確嚴密,整個殿身木構尺度合宜,徹上露明造,梁架一覽無余,是典型明代作品,有重要歷史價值。
明制,各分封藩國也有王國社稷,較北京尺度減半,依封國方位只有一色。至於府縣社稷,僅高三尺,方二尺五寸,示意而已,其位置在府縣西北方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