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西部地區最美麗濕地大盤點
日期:2016/12/14 9:49:57   編輯:古代建築史
地球上有三大生態系統:森林、海洋、濕地,對於森林和海洋的美景我們已經很熟悉了,而對於濕地的美景則需要我們去重新發現。廣義的濕地占有地球表面僅有6%,卻為地球上20%的已知物種提供了生存環境,具有不可替代的生態功能,因此享有“地球之腎”的美譽。
中國濕地面積占世界濕地的10%,位居亞洲第一位,世界第四位。中國的濕地從寒溫帶到熱帶,從沿海到內陸,從平原到高原都有濕地的分布,它們不僅僅有我們日常看不到的如數美景,更擁有眾多的野生動植物資源,是重要的生態系統。下面就跟隨我們一塊兒去逛逛國內的各大著名濕地吧!
1、若爾蓋濕地
若爾蓋熱爾大草原地處全世界最大的高原泥炭濕地——若爾蓋濕地,縱橫數十公裡,浩原沃野,廣袤無垠,是中國最平坦的濕地草原。原野綠草如茵,簇簇野花,五彩斑瀾,活蹦亂跳的牛羊,如散落在草原的顆顆珍珠。有黑頸鶴、高原魚類等10多種高原濕地類世界珍稀動物,是國家一級保護野生動物——黑頸鶴的主要繁殖棲息地。草原上鷗翔鶴舞、水草豐茂,“天蒼蒼,野茫茫,風吹草低見牛羊”。花湖(美朵湖)是鑲嵌在草原上的藍寶石,浮光躍金,一碧萬頃,湖岸邊蘆葦草豐茂。黃鴨、溪鷗、黑頸鶴常棲於湖畔,嬉水自樂,旱獺、灰兔穿梭出沒。天鵝、白鶴、黑頸鶴成群結隊,或舞姿翩翩,或翱翔於藍天,歡快的百靈鳥在空中翻飛、身臨其境,猶如進入夢幻的動物王國。壯觀的草原蜃景更是妙不可言。
2、巴音布魯克濕地
巴音布魯克濕地,位於天山山脈中部的山間盆地中,四周為雪山環抱,是新疆最重要的畜牧業基地之一。水源補給以冰雪溶水和降雨混合為主,部分地區有地下水補給,形成了大量的沼澤草地和湖泊。巴音布魯克蒙古語意為“富饒的泉水”。遠在2600年前,這裡即有姑師人活動。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土爾扈特、和碩特等蒙部,在渥巴錫的率領下,從俄國伏爾加河流域舉義東歸,清政府特賜水草肥美之地給他們,將他們安置在巴音布魯克草原和開都河流域定居。
巴音布魯克草原,蒙古語意為“泉源豐富”,距庫爾勒市636公裡,位於和靜縣西北,伊犁谷底東南,中部天山南麓,海拔約2500米,面積約2.3萬平方公裡,是典型的禾草草甸草原,也是天山南麓最肥美的夏牧場。巴音布魯克草原東西長270公裡,南北寬136公裡,四周山體海拔在3000米以上。巴音布魯克草原居住著蒙、漢、藏、哈等9個民族,民族風情燦爛多彩,一年一度的草原那達慕盛會,賽馬、射箭等比賽活動更讓游人留戀忘返。
3、三江源濕地
長江、黃河、瀾滄江,三條洶湧澎湃、波濤滾滾的江河,它們的源頭在同一個“搖籃”,那就是平均海拔近5000米的青海省玉樹藏族自治州。世界上很難再找出這樣一個地方,匯聚了如此眾多的名山大川,世界上也很難再找出三條同樣的大河,它們的源頭竟是如此之近,血脈相連。恐怕這就是三江源頭的神奇魅力。
長江發源於唐古拉山脈的主峰格拉丹冬冰峰下,源頭是冰雪雕琢的世界,綿亘幾十公裡的冰塔林猶如座座水晶峰巒,千姿百態,婀娜動人,體現出大自然的博大胸襟;滾滾黃河像一條橫空出世的金色長龍,它發源於巴顏喀拉山北麓的卡日曲河谷和約古宗列盆地,源頭湖泊、小溪星羅棋布,水豐草美,景色壯觀;瀾滄江源自唐古拉山北麓的群果扎西灘。這裡地形復雜,沼澤遍野,是珍禽異獸的歡聚之所,景致萬千,分外迷人。
三江源頭地區是我國面積最大的天然濕地分布區,素有“中華水塔”之稱。這裡山川壯麗,水豐草美,野生動植物資源十分豐富。她是我國面積最大的自然保護區,占青海省國土總面積的43.88%;它是我國海拔最高的天然濕地,海拔高達3450米―6621米,這裡不但是“中華水塔”而且還是“亞洲水塔”;這裡是野生動植物的天堂,是非常珍貴的高原物種基因庫。
4、鳴翠湖濕地
鳴翠湖生態旅游區位於銀川市興慶區東側,西距市區9公裡,東臨黃河3公裡,總規劃面積6.67平方公裡,是銀川市東部面積最大的自然濕地保護區。
鳴翠湖是黃河古道東移鄂爾多斯台地西緣的歷史遺存,是明代長湖的腹地。這裡湖光戲柳,草樹煙綿,百鳥翔集,魚躍其間,遠望水鹭雙飛起,近看風荷一向翻。塞上雄渾,江南秀色,豁豁然集於葦浪水波間。湖中有自然植物109種,鳥類97種,最著名的有黑鹳、中華秋沙鴨。每逢春夏,成千上萬只鳥在這裡繁衍棲息,游人至此,蘆叢蕩舟,曲徑通幽,迷宮觀鳥,樂而忘返,一望無垠,如詩如畫。
西安1月3日電 記者劉麗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