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江南古鎮同裡借“文化突圍”力避同質化競爭

江南古鎮同裡借“文化突圍”力避同質化競爭

日期:2016/12/14 10:00:25      編輯:古代建築史
        每年4月,江南古鎮同裡都會舉辦同裡之春旅游文化節,今年也不例外。不同的是,“秀”的主角是各種類型的文化。

    古鎮中心有個舞台,當地民俗節目評彈、越劇、打腰鼓、打蓮湘等正在輪番上演。與此同時,在同裡湖大飯店達觀園,一台名為《迷影驚夢》的大型展覽備受關注。迷影驚夢影像展為台灣知名攝影家許培鴻,八年來拍攝文學名家白先勇創作的昆曲青春版《牡丹亭》台前幕後的經典畫面。展示時間長達一年,從今年4 月3 日至 2013 年3 月31 日,游客全部免費參觀。同裡的旅游也因此增添一處融合古典與時尚、高質感的文化觀光亮點。

    在文化消費多元化的當下,如何破解古鎮旅游的審美疲勞?同裡鎮黨委書記陳建忠在接受媒體采訪時強調,同裡,要想在眾多江南水鄉古鎮中實現“突圍”,就是要打好文化牌,必須以更為開放的心態來辦旅游。

    他說,同裡確定今年為文化旅游推進年,就是要廣開大門,讓各種文化形態來同裡匯聚展示,並帶動特定的目標消費群前來。所以,“時尚健康的文化業態都是同裡願意嘗試和接納的。”

    “確實,一提到古鎮,雖然看到的是小橋流水人家但想到的總是亂哄哄,鬧嚷嚷的人流,既無法讓人懷古,又難以讓人尋覓人文精神。”這是游客的深刻印象。一句有情提醒“江南古鎮大同小異,只要去一個地方看看就夠了。”更是道出了古鎮旅游發展同質化問題的嚴重。

    在陳建忠眼裡,同裡至少具有三大獨特資源。其一,同裡是崧澤文化的中心,古鎮之下還有6000年前的古城。從公元十三世紀中期至二十世紀初,同裡先後建成私家宅園38處,寺、觀、祠、宇47座,其中明清兩代建築占古鎮區建築總面積的70%左右。退思園還是江南水鄉古鎮中唯一的世界文化遺產。1982年,同裡鎮被列為江蘇省文物保護單位,一個鄉鎮被列為一個單體的文物保護單位,這在國內是非常罕見的。

    淡化古鎮,大談文化;淡化三橋、珍珠塔或雨巷,而力推天然氧吧肖甸湖森林公園、北聯“油菜花”……同裡悄然轉身,讓這裡的人文和生態牽手。

    “當前,我們正在積極整合各類資源,通過深挖、彰顯同裡獨特的文化內涵,拓展發展空間,提升旅游的帶動能力,著力推進旅游業的轉型升級。”陳建忠期望,同裡給海內外游客展示的,是一個活著的,具有深厚文化底蘊的同裡,而不是單純的小橋、流水、人家,要找到自己的文化靈魂。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