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馬未都談北京古建之美 太廟的體積比太和殿還要大

馬未都談北京古建之美 太廟的體積比太和殿還要大

日期:2016/12/14 22:03:33      編輯:古代建築史

太廟曾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祖先的地方,在這宏偉的建築中有哪些中國之最?北京昔日的城牆又是如何壯觀?北京的47個門對政治和經濟產生過怎樣的影響?BTV青年頻道《書香北京》特別節目——太廟國學講壇,邀著名文化學者馬未都講解北京古建之美。

  太廟的體積比太和殿還要大

  既然是太廟國學講壇,那北京的古建之美就從太廟講起,馬未都指出,太廟的建築中有很多中國之最,“我們可能會認為中國最大的宮廷建築一定是故宮的太和殿。我可以跟大家說一個簡單的數據,太廟面闊11間,跟故宮最大的建築太和殿面闊是一樣的,但是進深,太廟是6間,太和殿是5間。比占地面積,太和殿占地2377平方米,太廟是2240平方米,比太和殿略小。但是太廟比太和殿要高5米5,太和殿的高度大約是27米,太廟的高度約32米5,這5米5使太廟的體量感就增加了很多。比體積,太廟要比太和殿大8600立方米,非常大,所以你進去以後會覺得自己非常渺小。你越渺小,越會對祖先和神靈敬畏。中國人有祭奠祖先的習俗,最後形成一種文化傳統。我們在夏代的時候就祭祖,當時也蓋房子,叫世室。到了商代就改名叫重屋,到了周代就叫明堂,秦漢以後就叫太廟。‘太’這個字非常重要,跟皇家直接沾著的都叫太,比如說太師、太傅、太保、太上皇,凡是跟‘太’相接的詞匯都是一個至高無上的詞匯。今天的太廟,中國體量第一的古代宮廷建築,是明清兩代皇帝祭奠先祖的地方。有四個字可以高度概括這件事,叫敬天法祖,這是太廟或者說是過去統治者的核心價值。”
太廟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