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陝西這些文物配上冷吐槽,太魔性了!

陝西這些文物配上冷吐槽,太魔性了!

日期:2016/12/15 0:29:54      編輯:古代建築史

陝西是一個文物大省,在這片土地上不但是埋著一個又一個的皇帝,還有數量非常多的大大小小的博物館,微信君也曾多次去陝博等各個博物館,那些大小各異,神態迥異的人俑,就顯得格外有趣和耐看,看著看著,腦洞就開了……
北魏持盾武士俑,他所戴的胄從造型來看可能為銅質,此外從胄中還垂下皮質的護頸,上身穿著的明光铠最早出現於三國時期,而主要流行於北朝至唐,這種铠甲由胸背部左右兩片橢圓形的護甲組成,由於這兩片橢圓形的護甲很像鏡子,在陽光的照射下會反射明亮的陽光,因此得名“明光铠”
唐千手佛,銅佛像通體镏金,頭戴佛冠,雙手合十,跌跏盤坐於蓮台之上,佛手若干,分別拿魚、淨瓶、佛印等飾品;底徑10厘米,高18厘米。屬唐代的宗教禮儀用品
捧盒侍女圖 房陵大長公主墓出土 侍女手中捧著盒子,盒蓋為盝頂,蓋與盒身有子母扣套接 房陵大長公主為唐高祖李淵第六女,侍女多身材高大,體態豐滿,神情坦蕩,表現了初唐到盛唐時期的自信、豪放的時代氣象。
陝博的藏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陝博的藏品,有興趣的同學可以去看看 這還用介紹麼?像不像班主任站在窗戶前…… 唐代侍女俑,大多有二十余厘米高,均著唐代標准服裝,窄袖襦衫,外套半臂,曳地長裙,大多還肩批著各色披帛,顯示了唐代雍容華貴的風貌。同時,還腳穿雲頭履,面部表情顯得十分甜美。制作時期應該是公元690年到710年之間。唐初女子大多都是比較苗條,直到開元盛世,才開始以胖為美。
盛唐,粉彩天王俑,唐粉天王代表 南宋 釉陶人首蛇身俑 長28厘米 2006年陝西漢中出土 隋 黃釉武士俑 看看隋代人的肌肉,南征北戰充滿能量 唐彩繪紅陶男立俑 唐代翻領 唐,粉彩側頭偏髻大女俑 藏於西安博物院 塑衣式跽坐拱手俑 漢陽陵出土 國家一級文物 是漢陽陵博物館的鎮館之寶。
唐 彩繪騎馬斗豹狩獵俑 大唐教坊 唐菩薩石造像 西安出土 高28.0cm 張籍 《昆侖奴》昆侖家住海中州,蠻客將來漢地游。 言語解教秦吉了,波濤初過郁林洲。 金環欲落曾穿耳,螺髻長卷不裹頭。 自愛肌膚黑如漆,行時半脫木綿裘。
唐人有著非常積極的審美觀。他們喜歡豐滿、圓潤的體態,崇尚充滿生命力的健康美,於是中國古代就形成兩種有代表性的審美觀,也就是人們常說的“環肥燕瘦”。這裡的“環”指唐代著名美人楊玉環,而“燕”即西漢的絕代佳人趙飛燕。唐代婦女的審美需求是如此大膽,以至美、新、奇成了服飾的重要標准。
2011年10月,西安市文物保護考古所在西安西郊南村配合博大科技綜合辦公樓基建過程中清理隋唐墓葬18座,其中6號墓發現唐代突騎施奉德可汗王子墓志,此墓的發現為研究唐代少數民族制度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
西安街頭的胡人雕像 疊羅漢,唐代滴,最下面的是力士! (來源:西部網)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