陝西最美麗的古鎮-青木川
日期:2016/12/16 18:45:01   編輯:古代建築
青木川人口不斷繁衍,歷經百年滄桑,現留有大量保存完好、風格迥異的古街、古祠、古棧道、古建築群等歷史古跡,加之山川秀美,擁有豐富的旅游資源。
一、古建築
回龍場街:該街始建於明成化年間,後街下半部遭水沖壞,自清鹹豐以來陸續修建,民國年間青木川魏姓人也進行了維修,並建有3處魏氏住宅。街道建築自下而上蜿蜒沿伸866米,金溪河繞著古鎮轉了個彎,古街被河拉成了弧形。形似一條臥龍,現留有古樸獨特,雕梁畫棟,風格典雅,古建築房屋260間,是不可再造的歷史文化遺產。古街上近百戶人家的房子大都是四合院,二進二出的兩層結構,建築風格有明清時期的旱船式,也有西方教堂式。
古祠:現存有明清時期瞿氏、魏氏、趙氏、屠氏祠堂,並有立碑刻字,保存度達70%。
古棧道:距古街5公裡處,有長達6數公裡的明清時留下的通往甘肅的商運古棧道,該道路順河而上,順崖鑿路,路勢十分險峻。沿途文人墨客題字留言,具有較強的考研價值。
革命先烈碑:解放初期,為解放廣坪匪首,紅軍隊長曹廷林英勇犧牲於聳嶺山,為紀念廣坪先烈,現已立碑樹傳。
二、自然景觀
自然景觀隨處可見,閻王碥、望鄉台、鬼門關地處懸崖絕壁,下臨狹谷深淵,經此嶙峋崎岖幽徑,使人望而生畏。玉泉壩有石梯子,拾級250余步。頂部兩邊石門挺立在峭壁之中。龍池山有龍池近畝,終年石枯不爛,鳳凰山四季有各自風光,將軍石有飛來之談。
人物景觀特色:祠堂廟宇密集,均明清時代所建。在鎮政府周圍一平方公裡.的地區內祠堂廟宇既有九處之多。趙、魏、瞿、屠各姓氏祠堂完好度約70%。五座廟宇以文昌廟、回龍寺最負盛名,廟址清幽,廟像莊嚴巍峨,雕塑工藝精湛。南下五裡處有觀音巖摩崖石像,黃家院林氏桃園三洞墓葬等。
青木川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0200公頃,是保護完好的天然林,其中2450公頃是野生動物的主要棲息地。有大量的珍稀野生保護植物,主要樹種、植被豐富多樣,多達l 0科、_35屬,其中有5種植物是第三紀古熱帶植物區系孑遺植物,為我國特有品種、屬珍:骨樹種。動物分布有國家一級保護動物6種,二一級保護動物17種,尤以大熊貓、金絲猴、羚牛為代表的珍稀物種,成為區域內的指標性動物。在馬家山,野生動物學家發現金絲猴與猕猴同域分布現象在2003年11月14日人民日報海外板上發表,引起了世界野生動物界的好奇,是野生動物界待解的“謎”。保護區屬秦嶺山系與岷山山系交匯處,呈明顯的間斷分布和特定自然氣候,被動、植物專家們譽為:“天然的動植物基因庫”。
三、飲食文化
青木川的飲食文化涉及烹饪各方面,地方民族特色鮮明,既兼容又特別。從古到今,歷代相傳又推陳出新。以“五谷”養“六髒”理念,在餐飲中重視人體養生保健。各種食物的搭配,以相生相克、相輔相成等陰陽調和之理性認識指導烹饪。
木耳、香菇、天麻、核桃、生漆、蜂蜜等山貨土特產從古自今享譽盛名。礦產資源種類多、品位高,儲量大,已探明的礦種達9種。
青木川是一塊美麗、富饒、神奇而正待開發的風水寶地,有豐富的資源,有悠久深厚的文化沉澱,也有很多令人陶醉的自然和人文景觀。近些年,隨著旅游業日益興盛和發展,大批前住九寨溝自然風景區的游客在此駐足觀光,隨之古鎮斐聲遐逐,引來大批文人墨客.學者慕名考究,發掘了大量科考社會歷史研究的佐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