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尋訪山西最美古村落 系列報道(四)

尋訪山西最美古村落 系列報道(四)

日期:2016/12/15 0:14:08      編輯:古代建築史

三晉古商道上的明珠:青龍古鎮

陽曲被稱為“三晉首邑”,而位於陽曲縣的青龍古鎮正是坐落在這三晉首邑的咽喉要道之處,北接陽曲縣城,南接太原城。當年李克用率藩征戰太原時便路過此地,只是那時還不叫青龍鎮罷了。青龍鎮名稱的由來根據道光年間的縣志所定,縣志說,青龍鎮距城五十裡,舊名青蒿嘴。明清是晉商的高速發展時期,由於位置正處於太原和陽曲中間,交通便利,是過往客商歇腳打尖的首選之地,由此青龍鎮也逐漸繁盛起來。

 

青龍古鎮崗堡

因商而興的青龍古鎮

明初,隨著“開中法”的實施,太原的商業發展進入一個飛速起步的階段。(“開中法是明代基本經濟制度之一,是仿照元代的鹽制建立起來的,其是為了適應明初防患外族部落的侵擾而制定的經濟政策,後來逐漸成為了明朝基本的經濟政策之一。)

據傳,原來在不遠處耕田為生的王家便是從這個時候起步的。身為外鄉人的他們看准了青蒿嘴的極佳風水,便在這裡購置地產發展經商,借助“開中法”的便利條件迅速崛起,成為晉商集團化的一員。康乾盛世的100多年時間裡,王氏家族進入鼎盛時期,不但家財萬貫,富可敵國,家中字號商鋪分布全國,還有多人在朝中為官。其家族所營建府邸在當時叫人頗為艷羨。

根據王家後人回憶,青蒿嘴得“青龍”之名還跟嘉慶皇帝有些關系:嘉慶年間,邊關不穩,王氏家族中的富商王繩中主動捐銀百萬為朝廷解決了部分軍饷。嘉慶皇帝念其忠誠,便特許賜予他青龍旗,青龍鎮便由此而來。

 

青龍古鎮 真武閣

兩段傳說道出青龍王氏崛起之謎

與網易山西同行的陽曲縣住建局副局長田愛軍說:崇祯末年,闖王李自成在北京匆匆登基沒幾天就被滿清鐵騎趕出了京城,在回西安的路上輾轉來到山西,路過青龍鎮時在王家住了一晚。臨走時,闖王將隨行辎重全部交給王家老爺保管,留下一句:“如若三年未歸,便自行處置”的話便南去征伐了。後來李自成戰死的消息傳到王家老爺耳朵裡,已經苦守三年多的王老爺最終打開了辎重,原來裡邊足有銀兩百萬。王家受闖王亡靈庇佑,利用這些銀兩在各地購房置地,生意越做越大,青龍鎮規模也一時無兩。

另外一段故事與慈禧太後有些關聯。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慈禧太後驚慌失措離京西逃,路經太原時青龍鎮並未遭受戰火塗炭,商鋪林立,熱鬧非凡。在山西巡撫的安排下,慈禧太後便夜宿於青龍鎮商人王嗣昌女兒住的繡樓。在王家,慈禧太後一行受到盛情款待。為念其忠於朝廷,慈禧便提筆寫下“安瀾”二字镌刻在真武閣之上。

 

青龍古鎮五華裡長街

青龍院落:大氣之中 細節雕刻

經過王氏家族近三百年經營,青龍鎮建築規模越來越大,也聚集了四面八方的商戶,青龍鎮一時聲名遠播。根據陽曲縣旅游文物局提供給網易山西的資料顯示,整個村落面積達235萬平方米,多達2000多間的亭台樓閣分列在約5華裡的青龍古商道左右。

 

青龍古鎮 養和堂

其中養和堂是青龍古鎮的標志性建築,也是王家大院的重要組成部分。根據記載,養和堂最早建於康熙年間,由大小十幾個小院落組成了三進大院,前院宏偉大氣,中院則窮工極態、镂冰裁玉,後院則與前兩院的風格迥異,廣廈細旃。院前的栓馬柱、石獅、石鼓精巧細致;中院走廊過廳鑲嵌其中,婉轉迂回;庭院之內木構件彩畫精美;磚雕木雕照壁美輪美奂。堪稱為王氏家族院落的精華。

現代都市人的“賞古”去處

現在,游客一般從青龍崗堡進入,拾級而下可以透過真武閣的門洞看到滄桑的古鎮。脫離都市塵囂,撫摸這一磚一瓦,突然覺得回到了青龍古鎮的最繁華的時代。

陽曲縣住建局副局長田愛軍向網易山西介紹說,現在已經修復的青龍古鎮面積多達五萬多平米,景區內建築多已修繕完畢,部分院落還開辟成了青龍生活博物館,從縫紉機到黑白彩電,從籐椅到90年代的茶幾,館內集中展示了不少時代變遷的展品。在雙層窯洞農耕博物館中,還展出了不少從當地收集來的農耕用具。對於現代的都市人來說,此地是一個不錯的科普基地。

不少游客穿插在各個院落中細賞游玩,歡聲笑語之中,不忘感歎青龍古鎮保存的精美細節。一對研看古建築的老夫婦指著一幅八仙照壁向網易山西表示,現在保存這麼完好、細節如此精美的古代雕刻在太原已經很少見到了。

一位公司的負責人向網易山西透露,作為太原人,在青龍古鎮同樣能感受到晉商文化給自己帶來的影響,把自己的團隊帶來這裡進行素質拓展活動,在向古代太原人的智慧致敬之外,更想讓同事們感受和了解晉商文化的精髓。

此外,陽曲縣住建局副局長田愛軍介紹說,這裡已經成為不少影視劇取景拍攝地,像票房大賣的電影《血滴子》便是在這裡取景拍攝的。

 

青龍古鎮 游客細賞

尋訪手記

雖然修復後的青龍古鎮無法達到當年盛況,但是撫摸著殘缺磚瓦的縫隙也能感受到厚重的晉商歷史氣息。陽曲縣住建局和旅游文物局在陽曲縣青龍古鎮的保護開發上下足了功夫,一磚一瓦都不敢怠慢。

在網易山西走訪中,不少游客都向我們表示了對青龍鎮的喜愛,有的游客介紹說自己已經不是第一次來這裡游玩了,這周末又帶著自己的家人來這裡放松解壓,小孩子也喜歡這裡的很多沒見過的玩意,懂了不少東西。

我們也衷心希望青龍古鎮在承載古代建築精華的同時,不忘向游客展示更多晉商人的智慧和古太原的繁華,同時讓更多的人知道這裡,踏足這裡,發現這裡。

網易山西 文圖/任建樹 胡福

(來源:網易)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