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座城市的面貌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追求,反映著這座城市的未來發展方向和價值。”中國工程院院士、中國建築學會副理事長何鏡堂教授在珠海出席“環境宜居如何與歐美先進國家相媲美”專家論證會時說,文化缺失已成為我國城市化進程中一個普遍現象,注重提升文化品位是治愈“城市病”的一劑良藥。
何鏡堂指出,珠海的本土文化就是嶺南文化。珠海要形成與歐美先進國家相媲美的宜居城市,就要以整體觀、可持續發展觀、地域性、文化性和時代性為指導,在建築和城市規劃上強化亞熱帶濱海城市的嶺南特色,善於結合自身環境特點,用現代技術、現代材料和凸顯嶺南建築風格的文化創意,打造具有鮮明地域特征的嶺南文化新城,將嶺南文化獨有的人文內涵和簡練、樸素、通透的建築設計融入城市的靈魂和人們的生活。珠海在過去的經濟發展中,堅持了生態優先的發展路線,整體保護了珠海獨特的自然資源風貌和特性。未來,珠海應該繼續保持並優化資源和環境融合的特征,在規劃編制中要特別注意保持自然和原始特性。對於海灣和海岸地區,應該以公共綠地和公共活動為前提,嚴格控制開發量。新城區發展,要注意與功能、與景觀的銜接,並高效率地組織城市交通,提高城市的組織水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