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怎麼泡普洱茶才能更好的體現它的茶香茶味

怎麼泡普洱茶才能更好的體現它的茶香茶味

日期:2016/12/14 22:02:26      編輯:古代建築史
概述:普洱茶是以味道帶動香氣的茶,剛喝下去味道較淡,待到茶湯吞下去後,舌根就逐漸浮起甘醇滋味,因為香氣藏在茶湯裡,感覺深沉。雲南普洱茶都特別強調香氣,怎麼泡普洱茶才能更好體現它的甘醇濃厚呢?下面介紹一下普洱茶怎麼泡更好。
 
  【泡茶方法】 一、茶壺的選擇。泡普洱茶需要選擇腹大的壺,因為普洱茶的濃度高,用腹大的茶壺沖泡,較能避免茶泡的過濃,材質最好是陶壺、紫砂壺或老巖泥茶壺等。      二、是茶葉的處理。沖泡時,茶葉分量約占壺身的1/5。若是普洱磚茶,則需要撥開後,置放約2周再沖泡,味道較佳。普洱茶可續沖10次以上,因為普洱茶有耐泡特性,沖泡10次以後的普洱茶,還可用煮茶的方式進行最後利用。      三、泡茶的水溫。普洱茶的茶味不易浸泡而出,必須用滾燙的開水沖泡。第一泡在開水沖入後隨即倒出,再用此茶水來燙杯,這個過程稱為洗茶。
 
  【投茶量】 這是個相對的問題,根據飲者的飲茶習慣、飲者人數、用具大小等相對而定。一般而言,生茶較熟茶少,新茶較老茶少,細嫩者較粗老者少。對於特別粗老的茶,投茶出多的部分,繼續沖泡就可以了。所以在決定投茶量時,大可不必小心翼翼。   【沖泡技巧】 之前已經對普洱茶的沖泡作了一個基本的介紹,這裡再介紹一些常用的沖泡技巧,因為同一種普洱茶用不同技藝沖泡,感覺往往不同。當您苦悶於不能沖泡出茶品的真性味時,不妨針對其優缺點,嘗試變換沖泡的技藝,往往在琢磨的過程中就會有驚喜收獲了。   1、滗干泡法:也就是類似烏龍茶的泡法,每泡茶湯盡出,不留茶根。這樣泡的特點是,可以很好地欣賞一道茶的水路變化,看是否耐泡,體驗每一泡湯不同的湯色、香氣、滋味等等的變化。   2、留根泡法:即洗茶後自始至終將泡開的茶湯留一部分在茶壺裡,不把茶湯倒干。一般采取“留二出八”或“留半出半”。每次出湯後再注水,直到茶葉變淡——此時,可長時間悶泡。留根悶泡法能調節從始至終的茶湯滋味,使其每一泡的變化不那麼突兀。
 
  3、煮泡法:這種泡法適用於選料較粗老的茶品,例如,經過輕度潮水工藝的粗老茶。煮泡法若采用西式玻璃器皿,即可以看到水滾茶漂的動感畫面,也可以欣賞茶湯的色彩如何一絲一縷沁潤開來的過程,可以增加不少樂趣。若采用帶有少數民族色彩的陶器那又是另一番風味了。   4、特殊沖泡法:有些高香而質弱的茶品沖泡很特別,以高溫快速洗茶一道,第一泡略悶,結合“留根泡法”,後續沖泡則快進快出。   5、修正法:稍有雜味而內質較好的老茶品,洗茶及前兩泡可以高溫處理,後續沖泡則以大幅降溫悶泡處理;質優而香氣、湯色不足的新茶品,洗茶高溫略悶,沖飲時高溫且節奏加快。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