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末至南北朝時期捨宅為寺的風氣大盛。因為高官、王府有錢,住宅建設得相當豪華,把自己的家宅送給佛寺,這種風尚叫作“捨宅為寺”。例如,在漢魏洛陽城裡,西陽門內御道行之北有一個建中寺,這裡在普鳳元年是尚書令樂平王爾朱榮的私宅,這座住宅建造極為奢華,縱橫方向的梁棟已超過當時規定的標准,在500米之間廊庑接連,其中有dafa堂、光華殿。大山門名為光臨門,比一般的人家門與堂都顯得宏偉,這是捨宅為寺。願會寺,為中書捨人王翊的捨宅為寺,在洛陽青陽門外二裡孝敬裡,堂宇宏偉,豪華萬端。其中有花園石雕,林木森森,有平台,有復道,在當時來說,建這樣的大宅還是少有的,後由主人捨其作寺了。下面所舉也是比較典型的捨宅為寺:
平等寺原為廣平武穆王懷的捨宅為寺;
高陽王寺原為高陽王雍之宅院為寺;
光宅寺為天後之梳法堂之捨宅為寺;
靜域寺為太穆皇後的住宅為寺。
當時佛寺之多,不勝枚舉,僅僅北魏這一個時期,佛寺達3萬多座,可見當時佛寺之多,但是其中的大多數都是捨宅為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