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新疆借文物展普及“三史”知識

新疆借文物展普及“三史”知識

日期:2016/12/14 18:39:06      編輯:古代建築史

 

   自8月底自治區博物館《西域歷史的記憶——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開展以來,鮮明的主題、精美的文物、現代多媒體的展示手段,吸引了我區各族觀眾。各大高校、企事業單位將它作為普及新疆“三史”教育的第二課堂,紛紛組織員工前往參觀。

    近日,記者從自治區博物館了解到,近兩年,該館舉辦了不少新展覽,吸引了眾多參觀者,取得良好的社會效益,但參觀者以散客為主,而《西域歷史的記憶——新疆歷史文物陳列》展團體參觀者居多,目前已達20多個團,這種現象之前少有。“三史”脈絡緊貼新疆形勢

    9月3日,友好大酒店組織70余名員工來了。他們大多數都是土生土長的新疆人,但很多人對新疆歷史的了解並不多。走進展廳,首先映入眼簾的是土黃色的西域浮雕牆,仿佛瞬間“穿越”到了古老的西域。之後,隨著講解員的講解,他們從“西域文明的曙光”、“金石之光耀天山”到“漢統西域開先河”,從“群雄逐鹿趨融合”、“大唐雄威治安西”、“漠北回鹘遷天山”一直到“大清一統治新疆”等各個專題,通過那些古老精美的文物、圖片和模型,不僅了解了新疆不同歷史時期的發展面貌,為先輩們的勤勞勇敢而感歎,同時還真實而清楚地看到,早在漢代,新疆就列入了中國的版圖,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友好大酒店員工張惠紅感慨地說:“這次參觀讓我對新疆多元文化並存的歷史,有了新的認識,使我加深了對新疆的熱愛,對新疆的發展充滿了信心。”

    大廳中央的玻璃展櫃前,彩繪天王踏鬼木俑、彩繪騎馬武士泥俑等文物,成了員工眼裡的文物“明星”,他們排起了長隊,爭相觀看。還有那些原始先民使用過的各類石器,有鮮明地域特征的陶器、青銅器、吐魯番文書,數千年前絢麗多彩的毛、麻、棉、絲織品,以及千姿百態的唐代泥俑、繪畫等,見證著絲綢之路上西域的繁榮,令員工們大開眼界,連連驚歎。全國人民都願意看到美好的新疆

    9月12日,新疆醫科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檢驗科醫護人員結合新疆“三史”教育學習,來到了自治區博物館。參觀後,大家進一步增強了使命感和責任感,有人還寫下這樣的心得:“無數珍貴的文物和歷史故事,使我們對新疆"三史"有了更加直觀、形象的了解,並深刻地認識到,新疆是各民族共同生活的美麗家園,不管哪個歷史時期,國家統一、民族團結、社會穩定都是新疆各民族共同的願望。”

    還有不少國內外游客,通過這個展覽,了解到了一個真實的新疆。來自山西省晉城市的游客王年令先生,隨新疆康輝大自然國際旅行社20多名游客走進了自治區博物館。參觀後,他激動地告訴記者:“早知道新疆地大物博,但過去只是一個模糊的概念,看了展覽,我才更加具體、形象地明白了,新疆文化底蘊之博、物產資源之博、藝術內涵之博,感受到了是新疆人包容、博大的胸懷造就了今天新疆各民族團結、社會和諧的局面。我們應當好好珍惜這一切,全國人民都願意看到美好的新疆。”文物"明星"令人驚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