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合院屬於老北京城市建築的標志
日期:2016/12/14 22:02:11   編輯:古代建築史四合院建築的布局,是以南北縱軸對稱布置和封閉獨立的院落為基本特征的。由四面房屋固合起一個庭院,成為院落的基本單元,稱為一進四合院,兩個院落即為兩進四合院,三個院落為三進四合院,依此類推。
北京正規四合院一般以東西方向的胡同而坐北朝南,基本形制是分居四面的北房(正房)、南房(倒座房)和東、西廂房,四周再圍以高牆形成四合,開一個門。大門辟於宅院東南角“巽”位。房間總數一般是北房3正2耳5間,東、西房各3間,南屋不算大門4間,連大門洞、垂花門共17間。如以每間11-12平方米計算,全部面積約200平方米。
典型的坐北朝南的二進院,宅門建在整個院落東南角上,走過兩邊立著門礅的宅門,迎面是一堵影壁牆,影壁牆前向西為前院,前院南側為倒座房,舊時用作客房、書塾、雜用間或男僕的住所。自前院中軸線上的垂花門便進入面積較大的後院,後院坐北朝南的正房是供一家人的長輩居住,正房左右附耳房或小跨院為廚房、雜屋、廁所,院內東西廂房是晚輩的住處。
四合院的院落寬綽疏朗,四面房屋各自獨立,又有游廊連接彼此,起居十分方便。封閉式的住宅使四合院具有很強的私密性,關起門來自成天地。院內,四面房門都開向院落,一家人和美相親,其樂融融。居住者還喜歡在寬敞的院落中植樹栽花、飼鳥養魚、疊石迭景,盡享大自然的美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