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國古建才是世界上最好最復雜的建築

中國古建才是世界上最好最復雜的建築

日期:2016/12/14 22:00:58      編輯:古代建築史
西方建築與中式建築最大的不同是材料,西方普遍運用石頭作為建築材料,因此西方的建築氣勢宏大,並能穿越漫長的歷史保存至今。而中國人十分善於運用木材,木頭的可塑性更強,因此東方建築中榫卯解構的復雜程度是西方人難以想象的,台灣建築師李乾朗走訪了全國各地著名古建築,並且繪出一套透視中國古建築結構的剖面圖,圖中呈現細致的古建築解構讓人瞠目結舌! 中國古建才是世界上最好最復雜的建築
  木構架結構有很多優點,首先,承重與圍護結構分工明確,屋頂重量由木構架來承擔,外牆起遮擋陽光、隔熱防寒的作用,內牆起分割室內空間的作用。由於牆壁不承重,這種結構賦予建築物以極大的靈活性。其次,有利於防震、抗震,木構架結構很類似今天的框架結構,由於木材具有的特性,而構架的結構所用斗拱和榫卯又都有若干伸縮余地,因此在一定限度內可減少由地震對這種構架所引起的危害。“牆倒屋不塌”形象地表達了這種木結構的特點。
中國古建才是世界上最好最復雜的建築

  很多人只把建築看作是人類社會物質生活中必不可少的一部分,它滿足我們人類的現實功能需求;為人類遮風擋雨,提供庇護場所。實際上,在此之外,建築創造出的特定空間會影響人的心理感受與本能,針織還能引起我們心靈的共鳴。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