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蔚州的古建之謎

蔚州的古建之謎

日期:2016/12/14 20:26:21      編輯:古代建築史
由山西境內自西向東橫貫而來的蒼茫恆山走到蔚州時分了個小叉,蔚州就是嵌在這個山叉裡東西長160裡、南北寬40裡的一帶平川。很長的歷史時期中,匈奴人萬馬奔騰,他們鐵騎滾滾從這一帶平川飛馳而過。當“燕雲十六州”被割讓給契丹人之後,“十六州”之一的蔚州(那時蔚州轄四縣)就歸了同樣是“鐵騎滾滾的遼國”。再後來,又歸了依然是“鐵騎滾滾”的蒙古人,直到明清之後,這“一帶平川”從東到西才逐漸形成了穩定的八大商業集鎮。 民國以前,蔚州屬山西省所轄,為山西省蔚州。這裡離山西平遙不遠,在北京西200公裡處,在張家口西南150公裡處。歷史上春秋時的代國、秦漢時的代郡均指蔚州。史載,漢末代郡都由蔚州遷往山西平遙;北魏時,原代郡所轄的懷荒、御夷第一次改稱蔚州,僑置平遙。唐時,正式移置今蔚州城。所以,兩地的歷史淵源很長,由此而生成的兩地文化特質、人文氣息和後來的商業品格都極其相似。 首先是遍布蔚縣的古建築,這些古建築包括古塔、寺廟、古堡、戲樓和民宅。如果說那座建於遼代時期的13層古塔和一些寺廟我們在別的地方也可以找到的話,那麼,那些古堡、戲樓和民宅就實在為中國一絕。在蔚縣,無論高山還是平川,無論山地還是丘陵,有堡就有村,有村就有廟,有廟就有戲樓。蔚縣歷史上有800城堡之說,這足以說明蔚縣曾經是冷兵器時代戰事頻繁發生的邊地。800古堡最終成為800村莊,上世紀50年代初進行的文物普查發現,蔚縣有738個村莊,村村建有古城堡;有700座古戲樓、古寺廟。這些古城堡、古戲樓、古寺廟全部為明清建築。經過10年“文化革命”的浩劫之後,1984年蔚縣再次進行文物普查,發現保存完好的古戲樓、古寺廟仍有300余座。 那座屹立在古代遺址上的代王城戲樓是一座三面戲樓,就是說它的東面、北面、南面都可以唱戲,這座建築極其精美,如同古代亭閣般的戲樓是蔚縣古戲樓中最獨特的一個。蔚縣還有諸多造型別致的穿心戲樓、排子戲樓、庭院戲樓,真是洋洋大觀。戲樓在蔚縣也被稱為戲台、樂樓、歌台,這些青磚筒瓦、雕龍畫鳳、飛脊斗拱、彩繪紛呈的古代文化娛樂設施,星羅棋布般出現在蔚縣,這不能不使人深思:這裡究竟發生過什麼?這裡的人群在崇尚、敬畏著什麼?它身後博大深邃的歷史背景又是什麼? 蔚縣的民宅建築也極其獨特,明洪武年間建成的蔚縣城為州城,這整整一城池的民居,全部仿老北京的四合院建成,這些四合院如今大部保存完好。當你穿行在一街一巷的灰牆黑瓦、古石老磚的院落中間時,你不能不產生這樣的暢想:這會不會是當年被召到京城建元大都、故宮的3000蔚州男兒的傳承?在蔚縣地域的最西端,有一個與山西接壤的古鎮暖泉鎮,暖泉鎮是蔚縣八大商業集鎮中最獨特、最美麗的地方,它的獨特、美麗在於它有南方水鄉之韻:當你看到繞街的小河從人家的門前汩汩流過,當你聆聽一街一河的杵衣聲和村婦們此起彼伏的歡笑聲時,你無法不生出“塞北江南”的快樂與喜悅。暖泉鎮最令人驚異的是它無與倫比的古民宅古民居,鎮裡的西古堡村是蔚州800古城堡中最耀眼的一個,它的城堡呈“甕城”形,“甕城”建築應追溯到元代。在甕城內的民居民宅大都為明清古建築,高大的木門樓、大青磚砌牆、無處不在的磚雕木刻……西古堡村至今保存完好的古代民居民宅院落有180個,走進這些四進四出、甚至九院相連(當地人稱為“九連環”院)的古民居古院落,你無法不產生如同走近山西祁縣喬家大院一樣的歷史感和滄桑感,你無法不想去追問:是誰在這裡建造了如此的氣宇軒昂?他們背後龐大的財政支持如何而來? 蔚州的“古建築之謎”,包括世界獨一無二的點染彩繪、刀刻剪紙的“藝術之謎”,以及“古老而現代的商業精神之謎”,都曾與古老的張庫(即張家口至烏蘭巴托)商道有關。 蔚州坐落在恆山、燕山、太行山三山交界的夾縫之中,層巒疊嶂的恆山、燕山,屏障般把蔚州乃至張家口地域千萬年地擋在了寒冷的塞外。然而,大自然奇跡般地在蔚州南北的山脈中,留下了八大山峪,古時叫關隘,這八大關隘南邊自西而東有石門峪、北口峪、九宮口峪、松枝口峪、金河口峪,北邊自東而西為鴛鴦口峪、榆林關、五岔口。所謂峪,即是恆山、燕山山脈中“蛛曲蟻穿”般的百裡大峽谷。在沒有路的年代,在有路而沒有火車、汽車的年代,人類是從這些大峽谷中艱難地走進來又走出去的,最終走向了文明。由於這些峪的存在,蔚州自古成了軍事上的鎖鑰重地,也成了張庫商道上重要的商貿基地。        穿越“千夫拔劍,露立星攢”的北口峪(歷史上著名的飛狐峪),就到達保定的涞源;穿越懸崖如刀劈石砍般的石門峪,就通往了山西的靈丘、太原;松枝口峪通往易縣、保定;金河口峪通往涞水、高碑店;北邊過鴛鴦口經宣化到達張家口、庫倫和恰克圖;過榆林關往陽原東城到懷安,經大青溝直達內蒙古草原;過五岔口經陽原西城直達山西大同。 由此可以想見當年精明的晉商、饒舌的京商、沉穩的蔚商以及南來北往的外國商、中國商們通過蔚縣境內的8個大峽谷穩步走向張家口、走向庫倫、走向恰克圖,折轉身,走向北京、天津、上海時的情景。在明末至民國的370余年的走來走去中,走出了北方絲綢之路上蔚州古老的繁榮、古老的文化、古老的生命精粹,走出了蔚州大地上繁華以及讓世界驚歎的古老文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