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中國古建名詞解釋

中國古建名詞解釋

日期:2016/12/15 0:36:34      編輯:古代建築史

柱:梁柱結構中的垂直構件;
柱子:柱子圓柱狀,從柱礎到柱頭間的部分;
柱廊:建築有列柱的門廊;
柱頭:柱子頂端部分,支撐古典柱式結構,比柱身寬,通常會刻意加以修飾或裝飾;
相輪:傘狀穹頂或亭,有時作為佛塔頂端的塔剎;

風水:與自然的調和,進而有讓建築趨於調和的體系;
脊飾:裝飾用的尖頂飾,通常位於墩、三角牆頂端或側面;
軒:消暑的小屋,或是作為書房用的涼亭;
問廊:半圓形或多邊形的拱廊或走道;
栱:雕刻成的突出橫梁,通常為木質,位於斗之上,支撐主梁;
密教:與神秘儀式有關的佛教宗派;
密道:地下通道,通常位於柱廊下方;
斜截頭屋頂:由兩個傾斜平面構成的屋頂,接合部分為屋脊或是建築最高的線條;

涼亭:位於景觀點的開放式建築,位於園林或是屋頂上;

清真寺:回教寺院,為回教意識形態的具體呈現;
喇嘛:藏傳佛教的宗師或僧侶;
喇嘛寺:藏傳佛教寺院的俗稱;
喇嘛塔:藏傳佛教木塔,通常為瓶狀;
棋盤花紋:以小塊個體鑲嵌成的棋盤狀表面,如馬賽克;

菩薩:佛的前身,有悲憫之心的靈體。
開間:量度中國建築內部空間的標准單位
園:花園或庭院
塚:古代埋葬用的土丘
暗層:夾層,通常位於一樓與二樓之間
殿:高大的廳堂,用於舉行慶典或宗教儀式
. 碑:直立石造標記,以墓碑最常見,呈柱狀或板狀,上有雕飾或題字
椽:屋頂的木件,通常由屋檐邊緣斜鋪而下,支撐表層屋頂
榭:涼亭或軒
墩:長方形的基礎,柱子或牆基部的支撐
楟:石造外棺,通常裝飾精美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