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北京四合院裡的酒吧

北京四合院裡的酒吧

日期:2016/12/14 9:47:18      編輯:古代建築史

 江湖近黃昏 

天曉與江湖

    位於北京東城區的安定門內大街有一條東棉花胡同。據傳,此處曾是棉花市場,又為區別於西城區的棉花胡同,故而得名。狹窄的胡同兩旁盡是灰磚厚瓦的四合院。 隨著1983年《北京城市建設總體規劃方案》的出台,北京的舊城改造工程正式拉開帷幕。其間,如同北京舊城中許多胡同一樣,東棉花胡同也經歷了多次的整修、改造。盡管許多昔日民居的院內已換了“新顏”,滲入了些許時尚的元素,但最能代表北京特色的胡同文化仍在這條小巷中悄然無聲地延續著。

  走進這條不足500米長的胡同,如不仔細尋找,或許很難注意到夾在一排舊宅門楣中間的一塊匾額,上書“江湖”兩字— 江湖酒吧正是開在東棉花胡同一座四合院內的音樂酒吧。

  推開朱漆斑駁的木門走入四合院,印入眼簾的便是影壁、青磚、葡萄架和窄條凳,令人立即聯想起影視作品中曾出現的大雜院生活景象,也不禁期待在這裡能找尋到老北京四合院中圍合而居的溫情:這也正是酒吧的主人天曉當初相中這座院落的原因。這位曾經的薩克斯樂手,盡顯藝術氣質的時尚外形,卻不掩骨子裡對傳統中國文化的癡迷。他告訴記者,他的酒吧不僅保留著原有的四合院建築結構,甚至還有一些明顯與現代都市生活不太協調的傳統生活方式,譬如,至今冬日裡酒吧還會生爐子取暖。說起生爐子的事,這位已屆不惑的中年人顯出孩童般的興奮:“你要沒生過爐子那個還挺麻煩,你要是不會壓火不會換火就老愛滅。每天都得過來生一次火。生火挺麻煩的,但是你要是玩過那個就知道挺有意思的。而且那個爐子的感覺跟空調不一樣,爐子就算火滅了也能保證幾個小時的溫度,覺得暖呼呼。爐子的那個暖是從心裡開始暖,覺得在火旁烤爐子,再烤倆地瓜啥的……特有意思!”

  四合院的“四合”在古語裡有“四面圍攏”的意思,這樣特殊的建築結構為酒吧平添了幾分親和力,似乎將現代都市裡的人際冷漠都隔在了門外:“在這個地方人就是很容易交流。一是地方很小,不像大酒吧有卡座什麼的,離得會很遠。比如說我坐這個卡座,你們在那個卡座,我過去跟你說話,你會對我有一些防備之心……但這兒不是。你一個人來,那邊兩個人來,聊著聊著三個人就開始說話了,因為大家都喜歡這個音樂,就會說‘啊!這個歌挺好聽的,我以前上網聽過,跟現在感覺不一樣了,他們肯定又重新編排了!' 有個共同話題一聊,大家就覺得離得很近。”

  江湖酒吧於2006年開業,經歷過最艱難的創業初期。2011年北京市政府發布了《關於鼓勵和引導民間投資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支持民間資本參與歷史風貌保護和特色文化街區的開發經營,鼓勵民間資本從事演藝、娛樂與相關服務等活動。這一政策無疑為天曉這樣胡同裡的酒吧業主打了一劑“強心針”,而四合院獨有的文化氛圍又為他的酒吧聚攏了更多的人氣, 使其成為北京最著名的原創音樂表演地之一。

  江湖內院

江湖門外夜

  據天曉介紹,酒吧每個月都有十幾場演出,其中60%是國內的樂隊,40%來自國外。很多國外的樂隊都是慕這座小院的古樸之名而來的。於是,酒吧與原創音樂這些西方的時尚元素與老北京的文化就在這座小小的四合院中交匯、共融。“酒吧辦了幾次吹口琴的活動,有人表演、有人講課,主要就是以講課為主。那也是國外的一個很有名的大師。來了很多歲數大的聽眾。他們也喜歡吹口琴,只是吹的方式跟音樂風格不一樣,老師吹爵士、布魯斯,他們吹中國的紅歌。他們也喜歡吹口琴,就覺得哎怎麼能吹出這麼個聲音,然後就在一起交流。因為那老師不會中文,所以就找了個翻譯......也挺有意思的,挺好!”
  根據《北京市東城區2011年-2030年總體發展戰略規劃》,政府將以保留四合院建築風格為重點,充分挖掘傳統文化內涵,形成傳統風貌、現代設施和時尚內容相融合的休閒文化區。這一舉措不僅能促進四合院古建的保護,也將為當地的經濟注入活力。

  今年58歲的楊阿姨是江湖酒吧對面煙店的女老板,自從江湖酒吧開業以來,煙店的生意也好了不少。只是她遺憾,自己雖是鄰居卻不能經常到“江湖”做客。“我沒時間,我這兒離不開。因為他老開著窗戶,我聽得挺清楚的。到冬天窗戶一關上就聽不見了……尤其是老外那些音樂,我也特別喜歡。因為我不懂,好些樂隊我也不知道,所以,甭管什麼樂隊,只要一響起音樂來,我就喜歡。”

  當然,楊阿姨也坦言,酒吧每日營業到凌晨,自然也侵擾了附近居民的正常生活。天曉介紹,為了解決噪音擾民的問題,酒吧在院子天井上方加裝了隔音頂棚,又為了保持酒吧的空氣通暢,在臨街的牆壁上開鑿了窗戶。這些都直接對院落原有的風貌造成了改變。

  事實上,北京的歷史文化街區保護時時處處面臨著這樣的尴尬:城市的發展和人們對現代文明的追求使得越來越多的胡同與四合院被迫改變、甚至瀕臨消亡。然而,物質的消失並不等於文化的沒落。文化還會轉移、分解、傳承到新的載體上。 正如一些經濟學者指出的,城市的文化遺產只有當它回歸自己的經濟屬性時,才能成為最具活力的文化,實現可持續的發展。由此,人們期待在北京的舊城中能看到更多的江湖酒吧,將最具特色的老北京文化傳承下去。
   (編輯:申燦)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