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州御窯金磚1989年恢復生產
日期:2016/12/14 19:12:39   編輯:古建園林在明清時期,陸墓燒制的金磚是“欽定”性質,因此,必然隨著清王朝的覆滅而消失。
1984年春,時任御窯村黨支部書記的曹福男,看到《參考消息》上轉載了香港《明星快報》的一則消息說,海外僑胞目睹故宮坑坑窪窪的地面,以為國內的金磚工藝已經失傳了。
這則消息激動起他心中的層層波瀾,我們是御窯燒制金磚的炎黃子孫,雖已失傳70多年,但靠口傳工藝重制金磚。一股熱烈的“愛我中華,修復故宮”的民族感情在他心中升騰,於是他奮筆疾書,分別致書《參考消息》編輯部和故宮博物院,呼吁“救救金磚工藝!”於是故宮博物院古建書記和主任專程來蘇,同曹福男商洽,達成了重制金磚的意向。
1989年,御窯磚瓦廠終於為蘇州玄妙觀燒制首批200塊金磚成功,1990年又為故宮提供了金磚樣品。1991年又為玄妙觀燒制500塊金磚。從此,御窯燒制古建築磚瓦,尤其是優質金磚受到有關部門的重視。
現在,御窯燒制的新金磚,有三種規格:大號的為72×72×10(厘米),中號的為66×66×8(厘米),小號的為55×55×8(厘米)。每塊金磚上都刻有“蘇州陸墓御窯磚瓦廠制造“的印章,並標明年份。1996年,為蘇州寒山寺修建大雄寶殿,供應大號金磚400塊,中號金磚200塊。1997年,為蘇州西園寺建天王殿,供應大號金磚1200塊。1998年,為浙江省普陀山修復普濟寺和法雨寺提供中號金磚800塊。同年,為蘇州玄妙觀修復三清殿,提供中號金磚100塊。1999年,普陀山普濟寺和法雨寺繼續定購大號金磚2000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