橄榄枝伸向—離開田子坊的爾冬強
日期:2016/12/14 9:53:29   編輯:古代建築史
曾經紅火的畫家村已經成為往事
“我是一個有著古鎮情結的人,我很感激新鎮政府能夠給我遞來‘橄榄枝’。很多年以來,我曾經到過新場古鎮,如今這麼多年過去了,我想我首先會考慮到古鎮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再謀劃下一步的打算。”曾經是亞洲最大的畫家村——“大東方藝術中心”消亡了,但是對於新場古鎮而言,藝術、文化仍然是他們想極力留住的東西。
此前,新場古鎮開發公司的相關人士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由衷地希望爾冬強藝術中心的下一站能選址新場古鎮。為此,記者昨天聯系了爾冬強這位藝術大師,對於新場古鎮的盛情邀請,他表示會慎重考慮。
新場古鎮
發展需要大師級人物來引領
曾幾何時,“大東方”畫家村是新場古鎮的一張文化名片,而今隨著一批又一批畫家的撤離,“大東方”已不具藝術氣息。就在古鎮為這些畫家謀劃未來的同時,新場古鎮開發公司的相關人士告訴記者,“古鎮未來的發展需要這些藝術大師,他們對於古鎮來說,是一筆寶貴的財富。”與此同時,這位負責人提到,此前有消息稱,因為田子坊決定不再續約,作為上海文化地標的爾冬強藝術中心即將於10月底搬離這個待了12年的地方。“沒有當初爾冬強和陳逸飛的到來,就沒有今天的田子坊,現在讓這樣的‘功臣’離開,實在是太可惜了。”
“爾冬強是一位我們長期關注的藝術家,他創作了很多以古鎮為題材的作品,我們很想請爾冬強先生把他的工作室搬到新場古鎮來。至於具體的租約、合同細節都好談。”就在為爾冬強扼腕歎息的同時,新場古鎮也向這位大師伸出了“橄榄枝”,力邀其落戶古鎮,共謀發展。“說一句很客觀的話,如今活躍在古鎮的畫家中,像爾冬強先生這樣有影響力的大師很少,而古鎮的發展,文化氛圍的培養需要有大師級的人物來引領。”
爾冬強
城市邊緣或許會是下一站目的地
“我很感激新鎮古鎮能夠想到我,事實上,作為我個人來說,對古鎮也是很有感情的。早年我就曾與程乃珊合作出版了一本《江南古鎮》的攝影作品集。”昨天,爾冬強先生在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目前他正在忙著搬家,先找了一個地方暫時寄放原本在藝術中心裡的東西,至於下一步該怎麼走,也會再做考慮。
新場古鎮,對於爾冬強先生來說,這是個熟悉而又陌生的地方。“很多年以前,我曾到去過新場古鎮,但這麼多年過去了,現在那裡是什麼樣子,我不得而知。”面對新場送來的“橄榄枝”,爾冬強先生表示,他會找時間到新場古鎮上去走一走,看一看,品嘗一下當地的農家菜,找尋一下記憶深處的那個“古鎮”。
此外,在談到未來新的“爾冬強藝術中心”會選址哪裡時,爾冬強先生坦言,“可能就是例如古鎮這樣城市邊緣的地方。”說到這裡,先生不覺有些傷感,“作為一個獨立藝術家,本來就是在體制外求生存的,體制的壓力、商業的壓力,都在擠壓我們的生產空間,或許邊緣化的命運是逃脫不了的”。但是爾冬強也堅定地表示,會把獨立藝術家這條路一直走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