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南京寶船廠遺址公園整治一新即將重新開園

南京寶船廠遺址公園整治一新即將重新開園

日期:2016/12/14 20:21:25      編輯:古代建築史
       歷時4個月的整治,寶船廠遺址公園將於7月11日重新開園,向市民開放。整治出新的寶船廠遺址公園有哪些亮點?7月5日,媒體記者進行了探訪。
  
   “新”公園7月11日當天免費
  
  寶船廠遺址景區是鄭和下西洋所用寶船的制造基地,也是全球僅存的中世紀皇家造船廠遺址。景區於2005年7月建成並向游人開放,2006年被國務院列為國家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這一景區自建成後一直沒有進行過大規模的修繕與出新。作為2012年中國航海日活動的重要景區,今年3月,鼓樓區正式啟動這一工程的整治出新。
  
  記者7月5日在園區看到,清淤後的丁字河碧波蕩漾;因風吹日曬而傷痕累累的木棧道和瞭望台也進行了修復,白牆黑瓦紅柱子,修繕一新的園區建築透露出濃濃的文化蘊味。
  
  為了進一步增強園區的視覺美感,此次修繕在“綠色”上大作文章,新增加了數千株喬木和灌木。7月11日免費開放當天,園區內還將新增加兩萬盆彩色花卉。
  
   “作為全球僅存的中世紀皇家造船廠遺址,一定要有很深的文化蘊味。此次整治過程中,不僅提升了公園的面貌,也著力挖掘其更多的文化價值。”南京寶船廠遺址文化管理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陳軍表示,精心打造的文物展覽館和古代船模展都是新園亮點。
  
   鄭和寶船上的不少“秘密”首次公開
  
  出土文物展覽館是按古典風格進行的更新改造。
  
  一進入展覽館,記者就看到玻璃罩內放著一塊神秘的木牌。陳軍指著這塊木牌告訴記者,這是他們從文物部門的展館借來的,將邀請全市市民一起來破解上面的“天書”。這塊木牌外形極似明代政府頒發的出入憑證——腰牌,它的正面工整地刻著方形纂文印章。可是纂文到底是什麼,至今還沒有確切答案。
  
  展廳內,關於鄭和寶船的不少秘密也首次對外揭開,比如,寶船如何采光就是一個“亮點”。據悉,當年鄭和船隊的船員,生活和工作在旗艦寶船4至8層共3280平方米的空間裡,明火使用受限時,利用自然光照明顯得尤為重要。工匠們只能把磨制好的蚌片鑲嵌到長寬為6—7厘米之間細細的寶船木格窗上,既擋海浪風雨,又保證屋中透亮。
  
  展出的數十件精品文物內,最令游客“稀罕”的應是長達11米的寶船大舵桿。
  
  而在展覽館內的序廳內,一個“循環播放”的時長5分鐘的短片,用動畫手法再現了600年前寶船廠的造船場景。
  
   19艘船模“解密”中國造船歷史
  
  中國是世界上造船歷史最悠久的國家之一,在相當長的時期內,造船技術一直處於世界領先水平。多桅多帆、平衡舵、披水板、減搖龍骨等技術都是世界首創。為“解密”中國造船輝煌的歷史,位於公園西側的鄭和寶船古船模,首次對外展出了19艘船模,包括遠古獨木舟、秦漢樓船、明代快船、清代江船等。
  
  記者在現場看到,遠古獨木舟的造型很簡單,就是一個大樹將其內部挖空;秦漢樓船的設計則比較復雜,船有甲板,甲板上有樓。據介紹,樓船在當時主要用於軍事,但因船只過高,重心不穩,抗風暴能力差,故而多在內河水戰中擔當主力。
  
  明清仿古畫舫是19艘船模中“美感”最強的,整船參照明末清初古船格局,為全實木制作,船頭刻有金色牡丹花,兩側刻有荷花裝飾,船體分為三層,船身外圍以及船艙內各處刻有梅、蘭、竹、菊等花型,窗格是亂冰紋式造型。
  
  鄭和時期的船模,不僅包括鄭和寶船,還有鄭和馬船。馬船是鄭和下西洋中用於載運戰馬的船只,隔艙板距離較長,艙口較大,空氣通暢,便於載運馬匹。鄭和曾用此船將非洲麻林國(今肯尼亞)國王所贈的長頸鹿運回南京。
  
   “以前游客到寶船古船模中看到的是一個空蕩蕩的船只,現在其中增加船模展示,將更好地了解我國的造船史。”陳軍說。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