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即墨中山街曾是條牌坊街
日期:2016/12/14 18:44:32   編輯:古代建築史如今的中山街,成為一條小商業街
總督三邊坊。(攝於1936年,翻拍)
四世一品坊。(攝於1936年,翻拍)
今天的五福巷仍充滿古樸氣息
住著人家的院落
說起老街老巷不得不提中山街,即墨市的中山街可謂是真正的老街,街上曾有很多牌坊,將古老的即墨城點綴得格外雄偉,後因時代變遷、自然災害以及城市建設等原因拆除,不少牌坊承載了即墨老市民一些兒時的記憶。此次讀古城,記者探訪中山街和五福巷的故事。
5月6日上午,記者來到中山街,街上的建築大多是比較舊的二層樓房和平房,其中零零散散摻雜著青磚黑瓦的老房子。街上商鋪較多,有賣衣服的、賣食品的以及賣字畫的等,很熱鬧。
記者從即墨市檔案局了解到,即墨古城建城時就有中山街,具體時間不詳,那時候叫“十字街”,街上曾有眾多牌坊,如扶植猶子坊、恩榮坊、總督三邊坊、開天恩坊、御史中丞坊、少司寇坊、都憲坊、世恩坊、綸褒坊、恩寵賢臣坊、繡衣坊、亞魁坊、四世一品坊、道冠古今坊和徳配天地坊等20多個牌坊。據介紹,這些牌坊全用花崗巖等石料以高浮雕、淺浮雕、立體雕等表現手法雕琢而成。
由於時代變遷、自然災害以及城市建設等原因,這些牌坊逐漸被廢棄和破壞。到清同治年間,即墨城區僅存38座牌坊。到1949年,較為完善的僅有6座。1958年,因城市建設需要大部分拆除,1959年,僅存的3座牌坊也被拆除。
在中山街,記者遇到了今年71歲的江敦連先生。江先生告訴記者,取名中山街,是為了紀念孫中山先生。江先生說:“在我的記憶中,老牌坊大概有2層樓高。在我十幾歲的時候,跟三四個小伙伴搭人梯,腳踩在肩膀上,差不多就能碰到牌坊了,牌坊縫裡有麻雀和鳥蛋,我們就爬上去掏。”江先生說,靠近老縣衙東側的幾個牌坊讓他印象深刻。“那裡3個牌坊離得較近,上面刻著浮雕,有城門、城牆,還有婦女抱著小孩、老百姓游玩場景等圖案,很生動,我到現在還記得很清楚。”
江先生說,街上的古建築拆了不少,以前有個很有名的"馥郁齋",是賣糕點的,就在老縣衙的西邊,從清朝就有了,每逢過節排隊買糕點的人特別多,即墨麻片就是他們生產的。
每個牌坊的設立都有一段故事,記者從即墨市檔案局了解到,道觀古今坊和德配天地坊均是為尊崇和褒揚孔子的德政而立,而世恩坊則是城區眾多牌坊中最為精致壯觀的一座,是明萬歷四十三年為贈中允周賦、中允周如砥而立。周如砥於萬歷十七年中進士,選庶吉士,歷任翰林院檢討、國子監祭酒、贈禮部右侍郎等職。自周如砥開始,家族科舉起家,宗族顯赫。恩寵賢臣坊是為贈兵備副使周被所立,周被在明朝歷任直隸薊州同知攝知州事、廣西布政司經歷、四川成都府通判,诰贈大中大夫資治少尹,晉贈骠騎將軍右軍都督府佥事。
四世一品坊
據介紹,四世一品坊建於明天啟元年,1958年拆除。黃嘉善,明代即墨城裡(今新建村)人,生於嘉靖二十八年(1549),卒於天啟四年。黃嘉善因多年在邊防勞累致病,明萬歷四十三年歸裡病休。明萬歷四十六年後,努爾哈赤攻陷撫順,皇帝急昭他回京就任兵部尚書。明泰昌元年,萬歷、泰昌兩帝相繼去世,兩受顧命。明泰昌元年,黃嘉善升國太子太保,贈“四世一品”,即他的曾祖父、祖父和父親都是一品,其夫人也都是一品夫人,並為此立坊。
五福巷百年前叫當鋪胡同
即墨人一般都知道,在老縣衙西側100多米處,有一條百年老巷叫五福巷,五福巷建於清道光年間,它又有哪些故事呢?
近日記者來到五福巷,五福巷位於老縣衙西側100米左右,中山街的路北,是一條寬2米左右的小巷子。走在五福巷裡,一種古樸和厚重的感覺油然而生,當下這些仍保留比較完整的古房屋和院落,是鮮活的即墨歷史,也是鮮活的歷史教科書,裡面藏著太多的即墨故事和文化。
五福巷的房屋多是青磚黑瓦的老房子,但有很多改建過的痕跡。在五福巷開理發店的王秀美女士向記者介紹,現在五福巷很多房屋都空置著,還有幾戶有人住,房子都已經改建過了,“以前房屋前面的這條路都是石板鋪的,現在已經鋪上了一層水泥。巷子最南端還有2個大石獅子,現在也沒有了。”
王女士介紹說,五福巷的房子大多是“一進二”的格局,就是一個大門裡邊有2個院落,有的是3間房,有的是5間房。記者在居民張新顯家中看到,房屋是四合院的格局,為保持古香古色,改造過的房屋屋頂也扣著黑色的瓦。“我們一家人是1992年搬過來的,古香古色的,住著挺好,而且比住高樓方便,還能在院子裡養養花鳥。”張先生說道。
記者從即墨市檔案局了解到,五福巷又名當鋪胡同,原為道光年間一名姓丁的黃縣人開辦的當鋪,主要典當衣物、首飾以及生產資料等。1921年左右,因兵荒馬亂,無法經營典當業而關門停業。後被5家富戶購置,按統一格式改為民居,巷內的建築模式和形式基本相同,大門內有2處院落,各立門戶,稱五福巷。
另外,據即墨市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五福巷可以說是目前即墨市保存最完整的老胡同,已被列為即墨市文物保護單位。雖然目前仍有市民在租住五福巷的民居,但是居民不可擅自對房屋進行改建或者修繕。“既然已經被列為即墨市文物保護單位,就肯定會保護。具體的保護規劃要服從於整個即墨市大的規劃。”博物館工作人員介紹道。
推薦閱讀:
獨具特色的白塔古建藝術
北京鐘鼓樓腳下的歷史變遷
徐聞城內村多彩的古文化歷史
打開“老西門”看看上海舊市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