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日期:2016/12/14 18:44:11      編輯:古代建築史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知道雞鳴驿還是從二月河的清帝系列小說中來的,官員從西部返京的最後一個驿站就是雞鳴驿。記得有這樣一些場景:清朝一位重要官員奉旨回京,夜宿雞鳴驿。皇帝得到禀報,第二天一早遣人去宣讀聖旨。

    清朝大將西征平定叛亂,凱旋回京,將至京城時,時辰已晚,在雞鳴驿停留住宿。第二日上午,皇上親自率領文武百官出城門迎接,接受獻俘。

    清末,八國聯軍即將打進北京城。慈禧太後倉皇出逃,逃亡一日,在雞鳴古驿度過了逃亡日子的第一夜。

    可想而知,雞鳴驿有多麼重要,又發生過多少歷史故事。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就是這樣一座有著久遠歷史的古驿站,這樣一座在明、清兩代對我國的軍事、政治、經濟、通信等方面都起過極其重要的作用,且因其特殊的戰略位置使之獨驿成城的雞鳴驿城,這樣一座當今國內規模最大、功能最齊全、保存最完整的古代驿站,這樣一座早已被列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古驿站,竟然很少有人知道。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在規劃山西自駕游路線時,我意外地從地圖上發現了雞鳴驿,正處於從北京到大同的路程中間,位於河北懷來縣,距離北京約180公裡。於是,游覽雞鳴驿成為旅行的重要一站。

    經查資料得知,雞鳴驿,始建於元代,因旁邊的雞鳴山而得名,又稱為雞鳴山驿。公元1219年,成吉思汗率兵西征,在通往西域的大道上開辟驿路,設置“站赤”(即驿站)。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至明朝永樂十八年(公元1420年),雞鳴驿擴建為宣化府進京師的第一大站,城內設有驿丞署、驿倉、把總署、公館院、馬號等建築,還有戲樓和寺廟。明隆慶四年(公元1570年),再次擴建,磚修城池。全城周長2330米,牆高12米,在東、西城牆偏南處設東、西兩座城門。成為一座規模堪比縣城的驿城。

推薦閱讀:

張家口定將軍府

元上都遺址16年申遺路

朱熹宗祠的百年承載

廣東梅縣祥雲宮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從北京出來,經八達嶺高速,往西北,通往宣化的途中,在河北懷來縣下高速,不遠就能看到一座規模不小的古城,沿著城牆繞行,找到城門。此時天空不作美,淅淅瀝瀝的小雨點已經落了下來。門口空空落落,沒有人也沒有車。

    停車以後,有個年齡較大的像是停車場收費的老人上前來詢問,是否需要導游,給了導游費可以開車進城,不用買門票。也許很少有人來這裡,老人太熱情,讓我們無法拒絕。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老人介紹,他就是雞鳴驿城內的居民,也是工作人員。帶領我們在城內看了幾個比較典型的景點,有驿丞署、指揮署、公館院(驿館)、馬號、文廟、戲台等,還特別介紹了慈禧一夜行宮。我們表示感謝後,跟這位導游分開了。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我們還是希望自己走走看看,自己去感受古驿站。冒著細雨,行走在城內布滿泥土的街道上。城內和城外一樣,冷冷清清。兩旁的房子幾乎都是夯土的,很破爛,年代很久遠的樣子。

張家口懷來雞鳴驿

    站在高高的城牆上,迎著微風細雨,俯瞰雞鳴驿全景,旁邊就是巍峨高大的雞鳴山。心中感慨萬千。歷史不會隨風而去,親身感受歷史的遺跡比單調地閱讀歷史書籍有趣多了,也收獲多了。

    站在千年古驿城上,我的眼睛仿佛可以穿破時空,看到歷史故事就在眼前上演。看著今天的雞鳴驿,又仿佛看到了明天。

推薦閱讀:

張家口定將軍府

元上都遺址16年申遺路

朱熹宗祠的百年承載

廣東梅縣祥雲宮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