鼓樓 寧波人的懷古之情
日期:2016/12/14 18:43:28   編輯:古代建築史鼓樓 寧波人的懷古之情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老寧波。從小到大一直住在西門口,已有80多年歲月。在我幼小的心靈裡,對寧波“鼓樓”就留下了不可磨滅的印象。
1935年前後,那時的寧波在國民黨腐敗統治下,經濟窮困,市容衰落。房屋大多是二三層的低矮平房,只有鼓樓高出周圍屋脊,猶如鶴立雞群,昂首高鳴。在人們的心目中,鼓樓早就成了寧波醒目的標志。
“鼓樓”是一座6層的古建築,底層是一道通人行車的、寬闊高大的月洞門。上面三層打造出飛檐翹角的精美造型,最上面築有四面可視的長方形鐘樓,上置寧波獨一無二的大自鳴鐘。巨大的鐘面,醒目的指針,從很遠就能看到大自鳴鐘的雄姿。鳴鐘下方掛著一口巨大的銅鐘,撞響銅鐘,鐘聲洪亮,遠傳四方。
我個人在鼓樓也有過一段終生難忘的故事:那時我只有十幾歲,父母為了一件小事發生爭吵,父親在酒精作用下,氣勢洶洶有欺壓母親的架勢。為了保護母親,我站在母親一邊,父親見十幾歲的兒子竟敢犯上,很憤怒,並動手打了我。倔強的我更被激怒,拿了幾個銀元,沖出家門,決心離家。母親急了,趕緊雇了黃包車到處找尋,最後就是在鼓樓的月洞門下找到了我,母子抱頭痛哭。
寧波人對“鼓樓”有深厚的感情。解放前,只要登上鼓樓,舉目遠眺,寧波風光就盡收眼底,一覽無余。雖然改革開放後,寧波在飛速發展中發生了巨大變化,房屋高了,街道寬了,幾十層的漂亮高樓擋住了人們仰望鼓樓的視線,但卻永遠也擋不住人們心目中對鼓樓的感情。
鼓樓是寧波僅存的古城樓遺址
“谯樓鼓角曉連營”,是元代詩人陳孚的詩句,說的就是我們寧波的鼓樓。鼓樓,是寧波市唯一僅存的古城樓遺址,也是國家文物重點保護的古建築之一。它在老寧波人的心目中地位很重。
“寧波鼓樓始建於唐長慶元年(821年),至今已有1100多年的歷史。古時鼓樓設有報時的刻漏和更鼓,日常擊鼓報時;戰時偵察瞭望,還負有保城池、抵外侮的使命。當年明州刺史韓察將州治從小溪鎮遷到寧波‘三江口’,以現在的中山廣場到鼓樓這一帶為中心,建起官置,又立木柵為城,後來又以大城磚石築成城牆,歷史上叫子城。子城的南城門就是現在的鼓樓。”寧波海曙區文保所周東旭告訴記者。
現在,鼓樓樓內陳列寧波城市發展史跡,對社會開放。鼓樓四面懸掛“四明偉觀”等匾額,樓前綠樹映掩,成為市區人們憩息、尋古、觀賞的勝地。鼓樓步行街商城也成了人們休閒娛樂逛街的好去處。
“在寧波,我發現自己最喜歡逛的還是鼓樓步行街,周末休息時,我經常會穿梭其間,到書店去淘點舊書,或是看一些新奇玩意兒,或是品嘗美食,好不惬意!仿佛穿越到了古時,那是城市裡的一種懷古之情。”土生土長的寧波人王聰傑對記者說。
推薦閱讀:
汕頭市千年古鎮銅盂
安豐青石板古街的平仄詩韻
頤和園變遷札記
宜豐大山深處的神秘千年古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