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的特點 >> 古代建築史 >> 古老的昙石山文化

古老的昙石山文化

日期:2016/12/14 18:39:23      編輯:古代建築史

    昙石山文化距今四五千年,以閩候昙石山遺址為代表,以閩江中下游為中心,連接閩台兩省,是福建古文化的搖籃,先秦閩族的發祥地。它的出現,驚現了不為人知的先秦閩族文化,將福建文明史由原來的3000年向遠古大大推進了一步。昙石山文化作為福建的地域文化,與台灣島的古代文化也有著一定的聯系。經過專家考證,其中中層文化與台灣高雄的鳳鼻頭第三、四期貝丘文化有不少相似之處,通過碳14測定的年代也大致相當,而其中彩陶、有段石锛和拔牙習俗十分接近。這表明當時閩台兩地的居民已經有了密切的往來和聯系。昙石山文化的探索對兩岸古代文化研究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昙石山遺址保護和博物館建設工程總投資1億多元,遺址已考古發掘8次,目前仍有三分之二尚未挖掘。博物館主館區展示昙石山文化特色主題的遺址考古實物內容,南側的古民居建築修復後將陳列喜壽婚慶、家庭勞動等清至近代民俗文物,在模擬考古,陶器作坊,復原古屋區觀眾可以參與考古實踐,在館區東北端、南端和昙石山山頂,設置標志性雕塑和藝術群雕,反映昙石山人的生活、勞作等場景。考古現場展示將再現考古發掘現場原貌。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