祠堂門為何上黑漆
日期:2016/12/14 18:42:20   編輯:古代建築史一紅一黑兩座建築比鄰而建
一條通道連著兩座古建築。令人感到奇怪的是,左邊建築外觀漆黑,右邊建築通體鮮紅。一紅一黑兩座建築,不但顏色各異,建造風格和朝代也各不相同,一祠一社,還供奉著不同路的“神仙”。莆田涵江楓林世惠祠和龍溪祖社,日前一並被列入第八批省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黑建築是楓林世惠祠,紅建築則是龍溪祖社。走進楓林世惠祠,只見構造簡單,上下廳連著一個天井。祠裡空蕩蕩的,甚至連張坐椅都沒有安放。除了上廳供奉的六尊神像外,再無其他裝飾,樸素得連屋梁上的木構件都沒有上漆。
穿過西側走廊,隔壁的龍溪祖社卻是另一番風景。前殿和主殿張燈結彩,屋頂房梁漆著大紅油漆,點綴著雕刻精美的金色木構件,金碧輝煌。
涵江文管辦副主任賈國民告訴記者,楓林世惠祠始建於宋代,清代重修,至今保持著清建築風格。別看構造簡單,不像其他祠堂那樣富麗堂皇,但大部分構件都是原構,非常珍貴。
龍溪祖社則建於明神宗年間,清鹹豐年間重修。最有價值的是懸掛在上殿的兩塊清代牌匾,一塊是雍正己酉年的“赫濯厥靈”匾,另一塊是嘉慶丁卯年的“感而遂通”匾。村裡最大年紀的老人都不知道它們的來歷。
賈國民說,別看楓林世惠祠平凡無奇,其實大有來歷。他帶領記者來到楓林世惠祠前廊西側,只見牆上嵌著一塊2米多高的大石碑,石碑上刻著“曾公陂”字樣,落款為“紹定五季孟夏立”。這塊石碑是群眾紀念建水渠“太平陂”的功臣留下的。記者了解到,楓林世惠祠供奉的是唐太守何玉、宋端明學士蔡襄、宋興化軍知軍劉谔和曾用虎、明興化府推前侍郎三州章薛等修建太平陂的功臣。
楓林世惠祠文物保護管理所所長蔡瑞珍說,因為世惠祠供奉的是水利功臣,按照民間說法,紅色會引發大水,因此與水有關的門只能上黑漆。
推薦閱讀:
湖南江華寶鏡山莊
饒城老宅第 故事從這裡開始
廣東古村落——“田心村”
山西古建築精華之代州寶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