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三古建築 >> 古代建築資料 >> 古代建築名稱 >> 三門源,古老的小山村

三門源,古老的小山村

日期:2016/12/16 19:21:47      編輯:古代建築名稱

三門源,古老的小山村

 

三門源是一個古老的小山村,坐落在石佛鄉,群山拱衛於村子的東、西、北三面,一條山溪自北而南穿村而過, 山清水秀,風光明媚。村邊有飯甑山,海拔660余米,一峰燭立,氣勢峻偉。三門源有著歷史悠久的清代葉氏故建築群,有著那氣勢磅礴的浙西第一瀑,有著那天然形成的巖洞,還有著的悠悠的青山清澈的河水。在這個時候來三門源,還到處充斥著秋天豐收的喜氣,農田裡是轟隆隆的打搗聲,山上的沉甸甸的金黃色的桔子、裂開嘴的栗子、黃燦燦的柿子,如果你想嘗嘗口味,樸實的村民自然會給你最好的招待。

 


葉氏古建築群是典型的徽派風格,和婺源的民居同出一源。葉氏建築群建造於清宣宗道光二十六年(1846年),由村內首富葉鶴天得中恩貢後,為光宗耀祖斥巨資而建。整座建築坐東朝西,背靠虎山,前臨溪水,建築面積五千平方米,主體建築五幢。該工程建築時間長達六、七年,光牛腿雀替的雕刻就花了三年時間。走進葉氏民居就像走進藝術的殿堂。這裡的每塊磚每塊石每根柱每根梁每個窗,無不精雕細刻。更珍貴的是每座門樓上的23塊戲曲磚雕,一塊就是一出戲,戲中人物個個性格鮮明,栩栩如生。原有的五幢主體建築,後因兵火戰亂燒毀兩幢,尚存三幢,歷經風雨140余載。
 
進了宅門,豁然開朗,典型的三間二搭廂結構,天井,緊連著的是堂屋,中間放著雕工細膩的大圓桌和幾張凳子,因為有天井的采光,堂屋裡光線很好。
 
喜歡去龍游的這段路,車流不多,安靜而又溫暖。三門源無關美麗和得失,只是在關那古舊的木門時,聽著吱吱咯咯的聲音,好象是一種很古老很遠久的記憶被喚醒,夕陽的余韻落在門上,呆呆的,就覺得心被深深震撼了。

 

穿過一個小村莊,跨過一條小溪,拍攝爬上那座陡峭的山坡。崎岖的山路好像是專為這瀑布而開的,起初還鋪著大大小小的石頭。待爬到半山腰,拍攝便可隱隱約約地聽見陣陣水聲。愈往上行,路愈狹窄,拍攝茂密的灌木與荊棘已經攔住了路的一半,幾次拉拉扯扯地牽住我的衣裳。而路外邊又陷阱密布,又似乎讓你一不小心就會失足跌下山去。

欣賞完水邊晶瑩剔透的冰柱,拍攝再膽戰心驚地走過那搖搖欲墜的小木橋,拍攝白佛巖瀑布已近在咫尺。更讓我驚訝的,是瀑布邊上那陡峭的火山切面。巖壁上千瘡百孔,拍攝替我裝下滿腹的感歎。而那誇張般自然旋轉的曲線,似乎訴說著四千萬年前火山爆發的劇烈。陡峭的火山切面上掛滿了層層的冰塊,在陽光的照射下,冰嘩嘩地往下掉,大的有手腕粗,砸在路邊的石頭上啪啪直響。拍攝小的像一朵朵輕盈的雪花,隨風四處飛舞,輕輕悄悄地飄到地上。這使我們向上的路充滿了險阻。拍攝我們把包包頂在頭上,拍攝一個拼命往前沖,一拍攝個在後面放風,唯恐那好客的冰柱熱情得過了頭。

南寧中和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攝像及旅游專題片、企業專題片制作聯系方式:

0771-5766111   5843766      QQ:741143338   260249318

  1. 上一頁:
  2.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