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秋高台建築-帝王至尊的突出體現
日期:2016/12/14 22:12:18   編輯:古代建築史
春秋時代存在著大大小小一百多個諸侯國。各國的經濟不斷發展,生產水平逐步提高,能維持不斷增長的城市人口的消費,而財富也集中於城市中,再加上各國之間戰爭頻繁,用夯土築城自然成為當時一項重要的國防工程。同時,各諸侯國出於政治、軍事統治和生活享樂的需要,建造了大量高台宮室,一般是在城內夯築高數米至十幾米的土台若干座,上面建殿堂屋宇。如侯馬晉故都新田遺址中的夯土台,面積為75×75米,高7米多,高台上的木架建築已不存在。隨著諸侯日益追求宮室華麗,建築裝飾與色彩也更為發展,如《論語》描述的“山節藻 ”(斗上畫山,梁上短柱畫藻文),《左傳》記載魯莊公丹楹(柱)刻 (方椽),就是這種例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