水是千年古鎮武陵興衰的主線,上善若水是武陵生生不息的源代碼。今年2月,重慶市萬州區武陵鎮被授予第四屆“全國文明村鎮”榮譽稱號,再次印證了這點。
“武陵過去素有小萬縣之稱,商貿也非常發達。隨著水路的衰退,這裡成了‘掉角鎮’;後來的三峽工程移民搬遷,讓這個千年古鎮再次元氣大傷。”憶苦思甜式談起前幾年的發展困境,武陵鎮黨委書記羅重生依然感慨萬分。
青山綠水載起幸福日子
在移民安穩致富進程中,武陵鎮開始靜心盤點:沒有工礦企業,卻也少了污染、多了青山綠水;交通優勢不明顯,可有兩千多年歷史的“武陵桂圓”名氣也是響當當,收獲季車輛絡繹不絕;群眾當中不乏種植、養殖能手……
“我們在一番梳理後,決定揚生態涵養與群眾技術之‘長’,發展有特色的現代高效農業,以避區位、資源之‘短’,多留青山綠水。”羅重生介紹,近年來,鎮裡按照“公司+基地+大戶連農戶”的模式,利用庫區特殊的小氣候環境,積極引進城市資本下鄉,規模發展龍眼和蜜柚兩大特色產業。先後引進重慶雁谷、重慶如美、重慶萬俱和重慶權科等農業龍頭企業,投資1.8億元,流轉土地1萬畝,發展龍眼等特色水果,打造全國最北端、質量最優的晚熟龍眼基地,帶動移民人均年增收6000元。這樣既增加了農民的收入,又保護了生態、發展了經濟。
此外,該鎮還依托專業合作社,帶動農民栽植蜜柚7000畝,打造“萬州蜜柚”品牌。引進多家農業開發公司大力發展鄉村旅游,力爭形成“忠縣石寶寨—武陵漢文化特色古鎮、木枥觀休閒度假、四方山漂流、十裡桂圓長廊、石橋水鄉、郎家巖崖墓群、河溪口生態旅游區—萬州大瀑布”精品旅游環線,打造文化旅游新城,促進移民安穩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