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越天堂水城紹興
日期:2016/12/14 18:33:35   編輯:古代建築史吳越天堂水城紹興
紹興位於長江三角洲南翼,浙江省東北部,錢塘江西岸,是我國著名的歷史文化名城,素以人文景觀豐富,水鄉風光秀麗,風土人情誘人而著稱於世。早在新石器時代,就有人類的足跡,四千多年前,大禹治水東巡到苗山,會集諸侯,計功行賞,將苗山更名為會稽山(即會計之意)。春秋戰國時,越王勾踐在此建立者陳城,臥薪嘗膽,復國興邦,一度成為中國東部政治文化中心。南宋時越州兩次成為臨時都城。建炎四年(1130)年),宋高宗趙構取“紹祚中興,之意,升越州為紹興府,並於次年改元為紹興元年,紹興由此而得名。
紹興之美,美在柔水。境內河道密布,湖泊眾多,境內有大小河流90分裡,主要有曹娥江,浦陽江、鑒湖水系等,向以“水鄉澤國”享譽海內外,是典型的江南水鄉小功城。紹興整個城市布局以河為骨架,隨河就街,形成一河一路,一河兩路、有河無潞的獨特格局。
“河是路的一種,橋為路的延續”,密集的河網造就了紹興形態各異、風格奇特的橋梁萬余座,有著“橋鄉”的美譽,最著名的當屬八字橋以及古纖道。八字橋是宋代石橋,造型優美,雖歷經80多年的風雨侵蝕,橋身依然堅實,是我國古代橋梁史上不可多得的重要實物例證。古纖道是古人行舟背纖的通道,它自東而西穿越紹興全境。它臥伏於西興運河,是蕭紹運河上的一大奇觀堪稱江南水鄉一絕。古纖道長約5公裡,多姿多態的數十座石橋橫跨其上,形成獨特風情。
”江南文化看紹興”。紹興以文化之邦著稱,歷代名人輩出,湧現出了許多著名的政治家思想家、文學家以及科學家有立國始祖大禹、越王勾踐、哲學家王充、書法家王羲之著名詩人陸游、巾帼英雄秋瑾、文化泰斗蔡元培、文學巨匠魯迅、一代偉人周恩來等。李白、杜甫、白居易、孟浩然等…多位著名詩人也都曾來此,留下了眾多贊美稽山鑒水的絢麗詩篇。
紹興素有“江南十分美,紹興九分九”之說。五百多年的文明史和25×年建城史使得紹興每一寸土地都內涵豐富,被人們稱為是一認沒有圍牆的博物館。在中國藝術史上,晉代書法家王羲之斤寫的《蘭亭集序》的故事被傳為佳話,其中的蘭亭就坐落在紹興城西南約12公裡的蘭渚山下。由於歷史的變遷,亭址以至遷移。現在的蘭亭建於明嘉靖二十七年a粥年)是一座幽雅別致的江南園林已成為歷代書法家朝聖之地。
“紅酥手,黃滕酒,滿城春色宮牆柳......"這就是陸游的《钗頭鳳》,八百多年來,一直是脍炙人口的,它最早被題刻在紹興沈園的牆上。據說陸游初娶表妹唐琬,夫妻恩愛,卻得不到陸母的歡心。陸游被迫與唐琬分離,十余年後的一天,他們春游沈園,邂逅相遇。傷感之余,不禁往事重憶,陸游百感交集,就在園壁題了著名的《钗頭鳳》詞,此次邂逅不久唐琬便憂郁而死,陸游為此哀痛至甚。沈園位於紅:興市區東南隅的洋河弄內,是宋代著名的園林之一,園內亭台樓閣,小橋流水,假山疊石,景色極美。
提起紹興魯迅是個不得不提的人物。魯迅故居地處紹興市東昌坊口,1881年9月25日魯迅就出生在這裡,並在此生活了18個春秋,後來去南京求學,回故鄉任教後也大多居住此地。故居是江南特有的深宅大院,現按魯迅在|時的原樣陳列。故居後面便是著名的百草園,是魯迅少年時代常玩的地方。附近還有著名的三味書屋,魯迅|2歲到?歲在此求學。書屋的東北角陳列著魯迅當年用過的書桌。故居東側建有魯迅紀念館紹興之美,不僅美在古跡眾多,更擁有一種風情之美。紹興擁有越劇、紹劇、調腔、蓮花落等豐富多彩的地方戲曲劇種。紹興黃酒,色澤黃澄透徹,味道醇厚芳香,遠近聞名,南北朝時期已經成為貢品。
山、水、路、橋、園林、古跡以及烏篷船、社戲等巧妙地融為一體,構成紹興水鄉特有的優開與恬靜。來到這裡,你可以坐上烏篷船,去領略杜城風光;你可以邁進鹹亨酒店,去嘗嘗正宗的紹興黃酒;你也可以回到鄉間,去看一場傳統的社戲。總之,漫步古城,時間似乎都慢了下來。